第153章 若為漢人,本侯大門永遠為他敞開
陳風離開演武場,回到太守府,于大廳聽著郭嘉匯報著這段時間豐州的變化。
從參加諸侯討董到如今,已經過去一個多月,豐州的變化還是蠻大的。
高句麗郡作為豐州的糧食種植基地,生產的基因糧食,已經足夠目前豐州所有基因融合者的日常所需了。
邪馬臺郡,陳風離開前將其定為豐州的牲畜家禽養殖基地,已經遷移了足夠的異族女子和漢人中融合了戰馬基因的男子前往。
如今,在邪馬臺郡,已經養殖了豬羊牛,雞鴨鵝等常見的家禽牲畜,規模之浩大,絕對是當前時代前所未見的。
樂浪郡,玄菟郡,遼東屬國以及遼東四郡,已經發展的非常繁榮了。
至少,百姓不用擔心溫飽問題。
而且,陳風對百姓種植的那些普通糧食根本沒有太多興趣。
那玩意,一百斤蘊含的能量都比不上一斤基因糧食,要來何用?
所以,在陳風離開之前,便已經免除了百姓的糧食稅。
百姓不用向官府上交糧食,他們自己種植的糧食,便足夠他們一年所需了。
如此以來,百姓便過上了豐衣足食的生活,對陳風自然更加的感恩戴德。
襄平修建的遼東書院也改名為神州書院,立志要做大漢最大,最強,最好的書院。
神州書院暫時分為九大分院:文學院,武學院,軍事學院,政治學院,鍛造學院,醫學院,商學院,機械學院和農業學院。
盧植為神州學院院長,蔡邕為文學院院長,兼神州學院副院長。
有許多文人仰慕蔡邕之名,而匯聚于神州學院,成為文學院的老師。
文學院,只負責傳授文化,詩詞歌賦等等。
皇甫嵩為軍事學院院長,兼神州學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