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僧與帝(一)
但這位老先生自五年前飄然西去,如今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據他上次派人傳回來的消息,說是抵達一個氣候和環境頗為舒適的地方。至于名字,蔡邕說是叫什么賽爾住,還說是什么大秦帝國的治下……不過,蔡邕所說的大秦國,肯定和董俷所知道的嬴秦不是一回事。
反正老先生如今是逍遙自在,似乎沒有回來的意思。
除去了蔡邕,董俷手底下還真的就沒有什么能和黃承彥相提并論的人物,這讓蔡琰很苦惱。
按照黃月英的意思,找個人把她老子接回來就是。
可蔡琰卻認為,那樣會辱沒了黃承彥的身份,于禮數也不全,所以沒有采納。
為此,董俷也很傷腦筋。
但整體而言,董俷回家后的十幾天,過的很悠閑。
同時也對長安城內的情況,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和熟悉,特別是對于佛教的發展,格外關注。
圖澄以佛師的身份,在長安城內大肆興建佛寺。
兩年中,他共侵占了數萬頃土地,來作為奉養佛寺的財源。信徒也在不斷的增加,僅長安城內,就達到了數萬人。相比太平道而言,這個數字并不是非常的醒目,卻令董俷暗自擔憂。
而且,圖澄在宣揚佛法的同時,隱隱把矛頭指向了董俷。
按照他的說法,佛已慈悲為懷,當戒殺生。甚至認為,只要放下屠刀,就可以往生極樂世界。
朝堂上亦有不少官員信奉此說。
所以當雒陽大捷傳到之后,有不少流言說,董俷打這一戰,只不過是為了宣揚他個人的武力。一味的殺戮,將如何之如何。很多謠傳簡直就是無稽之談,卻偏偏有許多人去相信。
而陳宮,很顯然并沒有注意到這一點。
時已仲秋,典韋的大隊人馬已經過了涇水,抵達鴻門亭。
劉辨傳出旨意,命長安開始凈街,準備歡迎董俷的回歸。但是這時候,這謠言卻越發猛烈。
距離典韋抵達長安,還有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