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比現實更荒唐的歷史
一直到天快黑了,黎誠才遠遠望見前頭有城墻的蹤影,思考一陣后,還是決定先進城看看。
雖然私人空間里的食物儲備暫且足夠,但那最好用來應急,主要任務的目標是活到八王之亂結束,如果按照原有的歷史來看的話,八王之亂至少要等到306年司馬越入長安,成為八王之亂最終的勝利者結束。
現在才是304年,也就是說黎誠大概還需要在這重歷史里呆兩年左右的時間。
單單依靠這點食物,拿來應急才最好。
反正私人空間里的食物不會變質過期,什么時候吃都無所謂。
正這樣想著,黎誠默默下馬。走到入城隊伍最后,靜靜隨著隊伍慢慢前行,觀察著周圍形勢。
門前站著七八個守城的晉軍,城上掛著城名“武鄉”。
古樸的城墻上長著青苔,上頭還有些刀砍斧劈的痕跡,也不知道是誰在什么時候留下來的。
面黃肌瘦的百姓排著隊入城,人不算多,有人拖家帶口,推著裝著全副身家的小車,也有孑然一身和黎誠一樣牽著馬的武人。
輪到黎誠的時候,幾個晉軍見他漢人模樣,儀態威武不凡,身上還帶著多處刀疤,一副不好惹的模樣,隨便查了查就放了他進去。
這些守城的其實也就是查查有沒有高鼻子低眼眶的胡人和通緝犯,攔一下攜帶大量武器的可疑人員。
黎誠身上只掛著一柄環首刀,另外兩柄放在私人空間里頭。
如果攜帶的武器過多,大概不會這么好進。
用胡人和那三個晉騎身上搜刮到的錢財隨意敷衍了一番,黎誠也是和和氣氣地走進了城里。
城里還算有個人樣,至少比黎誠一路上見到的破敗小鎮好上許多,稍微有了些繁華的景象,往來人面貌還算康健,街上也有叫賣吃食的人。
司馬騰帶著并州兩萬多戶逃跑,當然不可能是整個并州所有人口,一路上那些小鎮破敗大概率是人口都遷入了武鄉城這樣的小城里充盈守備力量。
大陵兵敗,但匈奴還沒完全攻進整個并州,如此倒也算得上堅壁清野。
雖說司馬騰所率領的這支流民,也就是黎誠一開始脫離的流民部隊,在十六國后期頗有名氣,但司馬騰本人可不是什么好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