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雪山跋涉
舉目皆是白茫茫的冰雪,每一步積雪都深的能淹沒人的小腿,遠方深灰的山脊如刀割裂開蒼穹,天空近的彷佛伸手可及。
路明非從未經過如此艱苦的跋涉,中午之后就到達了雪線,雪線以上幾乎全靠幾匹馬拖著裝備前行,舒熠然等混血種還能憑借雙腿跟著,路明非則被安排成了和裝備一個地位,坐在簡易的爬犁上被拉著走。
路明非出生在溫暖的南方,哪怕此時正值夏日,雪山上也冷得刺骨,沒有運動的情況下,整個人都已經裹得像頭熊似的依然止不住地打哆嗦。
“晚上之前要先下山,有個避風的口可以休息一下,不能在雪地里過夜。”滿族向導交代著,長白山脈連綿起伏,所謂跋涉就是不斷上山下山的過程,夏季時中途自然會有雪線以下的位置可以休息。
“可以休息?”路明非總算是打起了一點精神。
“我們預定的科考位置離邊境不遠,一天是走不過去的。”舒熠然很隱晦地說,“明天下午大概才能走到,到了以后還要靠我們自己去安裝儀器和守著數據,有的是苦要受。”
“你們這些搞科研的辛苦哦,不過也偉大,為國家做貢獻。”滿族向導操著不太標準的普通話豎起大拇指,顯然他們現在還對中國分部編造的身份深信不疑,“你這幾個小伙子體力也好,普通人早就縮到爬犁上去了,就像他似的。”順帶還指了指爬犁上的路明非。
“他是南方人,不抗凍。”舒熠然說,全然忽略了自己身邊的楚子航也是南方人,“大叔,你們經常上山嗎?”
滿族向導有兩人,被舒熠然稱作大叔的這位向導名字很長,讓眾人叫他阿克敦就行了,這在滿語里是壯實的意思。這位阿克敦大叔聞言說道:“也不多,一年能上來一到兩次,都是趁好天氣看看能不能挖點山里的藥材。都說靠山吃山,我們這里也不例外。”
“等什么時候我們這里也改成旅游景點就好咯,聽說南邊的都要富起來了,這里雖然沒有天池,但景色也好看的嘛,下面有河,山上有人參。”沒等舒熠然接話,大叔繼續說,“只是上頭說要保護生態環境,不能過度開發,一直在考察研究,研究個幾年還是這樣。”
一旁的宋言走過來,以很符合他地質教授的偽裝身份的口吻說:“是這樣的,生態環境被破壞了會導致很多次生災害,我們生活在這片大地上,也要對土地有所敬畏,對自然有所敬畏。”
“還是伱們搞學術的會說話。”大叔感慨,“可能是這個理,現在南邊變成景區以后,山里的天氣越來越多變了,前幾年還有我們附近村子的人被暴風雪困死在山上的。”
“現在的天氣看上去很好。”宋言抬頭。
天氣確實很好,蒼穹是澄澈的一整片,只有天邊漂浮著幾朵稀散的薄云,陽光直接照射在滿山的冰雪上,天地一片通透,只有零散的松樹撐起全白的傘蓋,大家都為此帶上了護目鏡防止雪盲。
“山里的天氣變得可快,我讓你們抓緊往山下走一定要聽我的。”阿克敦大叔不放心地叮囑道。
“沒問題,在領路上你們才是專家。”宋言很謙虛地說,他把自己的身份扮演的很好。
舒熠然對宋言的了解并不是很深,畢竟主要是蘇茜和這位教授比較熟絡,不過曼斯教授曾對這位副教授有過很高的評價,稱其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不過和大多數中國人一樣習慣低調——這點的正確性舒熠然暫時不置可否,但能知道宋言顯然不是古德里安教授那種不靠譜的人物,一個教學狙擊和潛行的殺手平日里卻能讓人與他相處時如沐春風,這就已經足夠證明他的可怕。
走在隊伍最前頭跟著另一個老向導的一名分部成員快速跑了回來,對著宋言說:“前面聞到了硫磺味,可能是有溫泉,不過老爺子說這一帶從來沒聽說過有什么溫泉,可能是山崩了新形成的,問我們有沒有興趣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