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占領與征服,人口結構必須變
大明崛起的種種,巴海是了解得越深越多,越是心驚不已,也是萬分欽佩。
之前,巴海和薩布素還覺得大清之亡,是朝廷無能,是鰲拜等顧命大臣與小皇帝爭權所致。
但現在,他們的思維已經有了改變。至少,在巴海看來,明興清亡,并不是僥幸和意外,大半的原因就在于當今萬歲。
大清如果應對得當,在開始階段沒有輕敵,調動所有力量撲滅十三家,或許會有所改變。
但要調動更多的人馬,就需要更多的糧草物資,就需要更多的時間,就又會出現預料之外的情況。
“想得太多,又有何益?萬歲能得天下,其英明睿智,以及天眷神佑的運氣,確實是令人驚嘆佩服的。”
巴海知道自己如果不能融入大明,前途莫測。可能會掉腦袋,可能成為一介平民百姓。
而這兩個前途,都不是他所希望的。所以,他必須先拋開民族的糾結,把自己當成明人,當成明將。
“萬歲都不提族別之分,李大人等也沒對自己區別看待,再自外于明,豈不是自絕前程?”
巴海嘴角上揚,精氣神都有所改變,連薩布素都感覺到了巴海振奮起來的情緒。
…………….
伐倭之戰順利結束,或者說是告一段落。國戰之后動用兵力規模最大,且是動用的本土精銳,也堪稱罕見。
經過數月時間的穩固,德川幕府也暫時沒有了反擊的實力,大明帝國的對外戰爭又重新開始。
其實,在孟加拉的明軍,趁著奧朗則布率領的軍隊主力深陷德干統一戰爭之際,先后占領并吞并了四個土邦。
如此一來,不僅打通了與緬甸的陸上聯系,更占據了相當寬廣的海岸線。
招募的孟加拉土兵裝備了燧發滑膛槍,也經歷了實戰的考驗,再有火炮助陣,在戰力上已經超過了莫臥兒帝國的軍隊。
經過一年多的統治,孟加拉地區的秩序已經穩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