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科技是長盛之源
沒錯,是單發裝填,最為簡單的模式。
黃立還記得后世在網絡上看到的擊針式步槍的裝填和射擊,紙殼定裝彈的制造也很簡單。
正因為簡單,也就難以避免缺陷。因為紙殼子彈沒有可靠的密閉,很影響射擊精度。
但后裝槍的優勢還是足彌補這個缺陷,每分鐘五發以上的射速,碾壓前裝槍。而從尾部裝填,還使得士兵能夠臥倒射擊。
只不過,黃立并不著急,他想要越過紙殼彈,直接就是金屬定裝彈。當然,還是單發,后拉栓動式。
“反正現在已經領先了那么多,盡管米尼彈的秘密不可能長久保持,但火帽卻不是隨便能夠偷學去的。”
黃立有這樣的自信,只要各項保密措施周到細致,等到歷史上西夷發明雷汞,已經是一百多年后的事情。
黃立早已想得清楚,明軍保持武器裝備上的優勢,至少還能有十幾年,甚至是更長的時間。
等到西夷也開始生產裝備線膛米尼槍,在燧發和火帽擊發上,明軍還是領先,盡管已經不是大的差距。
十幾年的時間,應該足夠后裝槍的研制。到時候,哪怕金屬定裝彈的制造遇到了困難,用紙殼彈頂上,也不算費時費力。
“也只有步步領先,才能長久保持王師的戰力,在全世界的競爭和搶奪中,不落下風。”
其實,黃立并不害怕與西夷各國的競爭,哪怕是戰爭,也不忌憚。甚至于,一兩次的戰敗,對他也沒有影響。
他擔心的是沒有敵人,沒有對手。和平也意味著安逸,更容易消磨人的進取之心。
如果覺得擴張已夠,能安享太平,很可能就是固步自封、不思進取的開始。
世界大勢,滔滔向前。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倒不是說非要打仗不可,黃立已經推開了大明與外國交流溝通的大門。
只要能夠繼續保持,即便有暫時的落后,也會迎頭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