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世界盡在眼中
高弘智告退離去,黃立卻還在為伐倭而思索琢磨。
要收服倭人,其實也不算難,就跟訓狗一樣。不聽話就揍,使勁揍,揍到聽話為止。
“不是崇拜強者嗎,大明帝國最強大。不是不服嘛,看看你們的狗屁鐵炮有多落后。”
戰爭還未開始,黃立已經初步規劃了給各地分配倭人的數量。
遼東先來兩萬戶,在吉林和黑龍江進行安置,明年的春耕差不多能趕上。
呂宋也來一萬戶,正好補上俘虜的土著苦力的缺口。雖然不夠,但這只是剛剛開始。
登嘉府、湄公省、婆羅洲,還有孟加拉,也分個萬八千戶。
一戶五六人的話,才三十多萬,相當于九州島人口的一成。
既緩解了九州島的人地矛盾,也能余出更多的糧食來供應駐軍,還解決了海外占領地勞力不足的問題。
各地的分配,也是按照總人口數的比例來確定,使倭人數量不能占據多數。
同時,還要看倭人歸化和同化的速度,以及地方的承受力,再進行下一步的移民計劃。
倭國的受教育程度還不如大明,這倒是一個明顯的弱點。農民基本上都是文盲,更好管理,也會更聽話。
況且,黃立既要同化倭人,還要其他的異族,便有著長期的打算和耐心。
比如說從現在開始,再過十幾二十年,一代人的時間。
那些新出生的倭人從小學的便是漢語、漢字,穿的是明人服飾,差不多也把祖宗忘得差不多了。
同樣,對其他的異族也是這樣的思路。甚至于,幾十年的時間,黃立也能耐下心來。
“只不過,印度的人口太多,宗教復雜,確實是個令人頭痛的問題。”
黃立一想起印度那與大明相差不多的人口數量,以及亂七八糟的宗教,都不禁皺起了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