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過年,種痘
沒有鞭炮齊鳴,卻有鑼鼓喧天。北方光復后的第一個春節,就這樣悄然而至,到處都揚溢著歡慶的氣氛。
孫老四裹了裹棉襖,換了個手,拎著籃子,臉上帶著笑,加快了腳步,往家里走去。
籃子里有一瓶酒、一瓶醋,一小包糖果,還有將近二斤的羊肉,幾尺花布,兩頭大蒜……
魚已經有了,窖里還存了蘿卜白菜,還有凍的大蔥。過年有魚有肉,能吃上羊肉大蔥餡的餃子,孩子有糖果吃,自己還能喝上兩盅。
想到這里,孫老四的嘴角翹得更高,似乎聽到了孩子們開心的笑聲,看到了他們歡快的笑容,以及妻子喜悅的臉龐。
“花超了呀!“孫老四并不太擔心,代金券已經是意外的驚喜,即便沒有,過年也會花些積蓄。
關鍵是韃虜已經敗亡,遼東光復,大明的外患基本消除,老百姓再不會有戰亂之苦。
隨著重建工作的展開,市面上正在快速恢復昔日的繁榮。對老百姓來說,就意味能夠操業謀生。
農民自然是要耕種,有田地就行,小市民也各有職業,卻要看整個經濟大環境的好壞。
百姓窮困,自然也是百業凋弊,這就是消費對經濟的影響。
朝廷發放代金券為的是促進消費,也想得周到細致。
半兩銀子五百文的消費券,都是小額的,十文二十文一張。如果是大額的,百姓不舍得花,只買便宜的,找回的錢可能就存起來了。
“孫哥?!庇腥苏泻糁驍嗔藢O老四的思緒。
原來是鄰居,姓張,都叫他張大貴,也提著一籃子年貨。
身旁是他的大兒子,七八歲的年紀,嚼著麥芽糖,凍得鼻涕都出來了,還一吸溜一吸溜的也不擦。
“沒少買呀!”孫老四看了一眼,笑著說道:“看來,是不愁明年的飯轍啦?”
張大貴讓兒子叫了叔叔,才開口說道:“還是重操舊業,估摸著能不錯。這一兩年可是受苦了,這天下太平了,就手松些,過個好年?!?br/>
老北京號稱有三百六十行,肯定沒那么多,但靠手藝吃飯的小市民卻是不少。有賣力氣的,有靠技藝的,各有各的謀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