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宗教世俗化
想要掙餉糧養家口,當兵是最簡單直接的選擇;想要有更好的生活,或者說是上升的空間,成為明人,跨越入籍這道檻,才能看到真正的希望。
別談什么民族大義,也沒有太多的家國觀念。在那個時代,對于南洋諸國的民眾來說,根本就是不存在的。
歷史上,英國佬為什么能組織起幾十萬的印人軍隊,替他們鎮壓印人,維持統治,不過是因為能發放豐厚的報酬。
現在,對于大明帝國也是一樣。只要錢糧充裕,就不缺為大明賣命的軍隊;只要能當官兒,就不缺賣力表現的土著。
明軍金貴,多起到監督和震懾作用,以后的征戰中都盡量少用。附庸兵隨時可招,盡管要經過考驗,但數量不用擔心。
楊生芳此時不僅收到了萬歲的書信,還等到了穿越馬六甲海峽,遠航檳榔嶼、仰光,返航回來的海軍將領陳輝。
此次遠航,由鄭瓚緒、陳霸、陳輝率領,共計十一艘主力戰艦,三十余艘其它艦船,三千海軍陸戰隊。
這是一支浩蕩且強大的海軍艦隊,其中一半的艦船將在仰光停駐,與在當地打造的船只一起,組成印度洋艦隊。
“我軍要檳榔嶼和航行途中,消滅了數支海盜,繳獲大小船只四十余艘,俘虜海盜四百余人。馬六甲的荷蘭人望而生畏,對路過的我軍,表示了和平的態度?!?br/>
陳輝也原是鄭氏舊將,降清又投明,與鄭瓚緒、陳霸等人都被派到南洋征戰,以避免與鄭經等將的矛盾和沖突。
從湄公省到登嘉府,這支由鄭氏舊將舊兵組成的海軍,也是屢建戰功,都有晉升封賞。
鄭瓚緒已經被任命為印度洋海軍司令,將指揮印度洋艦隊參加明年對孟加拉的進攻。
“在仰光,造船廠正在加班加點,雖然還不能打造主力戰艦,但載重兩三百噸的海船已經沒有問題?!?br/>
黃立已經重新定義了海船大小的標準,以排水量來衡量,并把重量單位從兩到斤,再到公斤和噸,都進行了確定。
主力戰艦的標準是排水量六百噸以上,火炮三十二門,定員兩百四十人?,F在,只有聘任了西夷技師的廣州造船廠能夠打造。
除了打造主力艦只,大明還向西夷購買戰艦,雙管齊下,盡全力擴充海軍。
而其它造船廠所打造的,是明朝海商常用的廣船、老閘船、鳥船,排水量在兩三百噸左右。
其中的老閘船堪稱中西璧的典型,最顯著的特點便是西洋船體加中式硬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