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時也運也
馬寶和祁三升卻已經看開,這就是時運,也是命運。雖然晚了一步,可到底是趕上了,在翻天覆地的劇變中,這已經是大幸運。
“萬歲寬仁,方有我等戴罪立功的機會。”馬寶笑著說道:“說起來,在騎兵統領上,大西軍出身的卻也不算少了。”
馬寶、祁三升就是其中之一,剩下的趙云是出身十三家,王輔臣和王屏藩則是出于原吳系人馬。
這也與原來各系的軍隊組成有關系,大西軍有兵強馬壯的時候,也不乏騎兵;吳系由是以原關寧鐵騎為骨干。
只有十三家,在窮鄉僻壤艱苦生存,馬匹很少,更熟悉和依靠江河來行動和作戰。
從這樣的安排看,皇帝還是看著將領們的特長,而不是看得出身。或者,這也是在端水找平衡。
十三家有最早的從龍之功,在中高級將領中占了多數。大西軍和吳系出身的,約占三分之一,剩下的就是最早反正歸附的綠營將領,如祖澤溥等等。
白文選放下酒杯,臉色嚴肅起來,看著馬寶沉聲說道:“日后可不要把出身掛在嘴邊,都是朝廷的軍隊,都忠于萬歲。若是讓萬歲聽到,肯定不喜。”
馬寶也知道有些失言,趕忙躬身道:“謝殿下告誡,末將知錯了。”
皇帝自然不想臣子們分幫結派,也在極力淡化出身問題。講武堂就是重新培養軍官,整合軍隊的手段。
在講武堂進修完,通常不會被派回原來的部隊,也省得有人長時間不動,建起山頭,拉起親信人馬。
其實,不管是落后一步的馬寶等人,還是從龍的十三家,都不愿意提出身。畢竟,都是有歷史污點的。皇帝忘了才好,他們可不想老提這個醒。
祁三升岔開話題,說道:“晉世子和蜀世子都得了赦免,雖是白身,卻也沒限了入仕之路,只看他們是否能夠重頭開始。”
皇帝開恩不罪,可還要看李嗣興和劉震是否能擺脫原來的身份,拉下臉來入仕為官,為朝廷效力。
別的不說,北方缺官,既讀過書,考個小吏還是不難的。
“他們回京了?”白文選倒是挺關心,問道:“若是方便,我去看看他們。”
馬寶搖頭道:“沒有這個道理。想看,也是他們前來拜望。”
祁三升建議道:“白繪與他們同輩,倒是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