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賜爵,避喧聽政
在黃立看來,緊要的地方是能占一個占一個,關系到大明將來幾百年的發展。
但在安坤等人看來,卻是惦記著金銀財寶和土地人口。那可都是財富,就是把俘虜運到國內挖礦做工,都有利可圖。
黃立自然也知道他們的心思,才派了陳進才去約束,去管理。有些地方可以涸澤而漁,有些還是要做長遠的打算。
大明子民慶幸皇帝仁厚,不說愛民如子,優惠政策也是一個接著一個,至少能衣食無憂。
但那些被侵略的南洋諸國,再加上莫臥兒王朝,卻是另外的感受。
“這世界就是弱肉強食,沒有什么道理可講。換成近代的中國,又有誰同情,誰來主持公道呢?”
黃立早已經心硬如鐵,反抗明軍的非死即俘,一批批的俘虜被押到礦山服苦力,已經難以激起他情緒的波動。
“老老實實地服貼多好,這邊也沒苛待,倒是比原來那些領主土酋統治的時候,過得更好?!?br/>
黃立看向安坤,緩緩說道:“如何治理才能保證穩定,這是一門大學問。但歸根究底,也就是恩威并施。讓治下人口衣食無憂,也就生不出鬧事作亂的心思。”
“雖說對那些外夷不用太客氣,但能用則用。沒人的話,誰種地供糧,誰做工造物呢?”
伸手指了指殿外,安勝祖已經被宮人帶到外面玩耍,黃立微笑著說道:“讓孩子多看書學習,你們也一樣。沒有不變的成法,總要調整,甚至是改革,才能更能持之長久。”
對于土司類似于奴隸制的治理方式,黃立是不贊成的。
但要土司作太大的改變,又不太現實,那跟改土歸流有什么區別?還怎么激發土司出兵占地的積極性?
最主要的是讓土司們安心,也就要保持世襲制。弊端很明顯,但也不是不能改變。
明朝要求各地土司子弟進入國子監讀書,學習儒家文化和禮儀;并強制要求土司應襲子弟就近入官學或司學讀書,否則就不準承襲土司。
黃立也準備效仿,并且讓他們多走走看看。這眼界寬了,思想活了,自己可能就會做出改變。
安坤還不太明白皇帝話中所指,祿天香卻是懂了。
她看了丈夫一眼,躬身奏道:“萬歲英明,讀書明理長見識。待勝祖稍大些,便會請先生來教。若是朝廷建學,也必定讓他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