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歷書 印書
說到底,當時的天文學還有很多爭論,就連日心說,也沒有達成共識。
到了黃立這里,就直接按日心說來的,簡單粗暴。不明白的,自己看星星琢磨去。
可到底是真理,觀星的結果也符合日心說,很多疑難問題也迎刃而解。
其實,地心說雖然錯誤,但也有其歷史功績。
托勒密運用科學的數學方法精確計算行星的運行,還第一次提出了“運行軌道”的概念,設計出了一個本輪均輪模型。
人們可以按照這個模型,定量計算行星的運動,據此推測行星所在的位置。
在一定時期里,依據這個模型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正確地預測天象。
但隨著觀測儀器的不斷改進,人們能夠更加精確地測量出行星的位置和運動,觀測到行星實際位置與這個模型的計算結果存在偏差。
可由于人們對地心說的盲目信奉,并沒有認識到這種狀況是由地心說本身的錯誤造成的,便試圖通過增加本輪的方式對地心說進行補救。
這種方式一開始還能勉強應付,后來小本輪增加到八十多個,卻仍然不能精確地計算出行星的準確位置。
于是,人們對地心說的正確性開始產生懷疑,日心說也應運而生。
但日心說也有一些疑問無法解釋,還需要完善。
而且,限于當時的科技水平,以及當時教會的神權統治,想要取代地心說,還需要時間,以及眾多捍衛真理的科學家們的貢獻。
方以智要編撰的歷書,比《崇禎歷書》還要詳細,依據的主體思想是日心說,并借鑒了最新的理論——開普勒行星三大定律。
奏疏寫好,方以智吹干墨跡,準備上呈御覽。對于皇帝是否允準,他倒是充滿信心。
對于自然科學和奇技淫巧,皇帝的興趣和關注超乎尋常,并且不吝錢財,大力地扶持。
“科技興國嘛,萬歲倒是說過?!狈揭灾浅烈髦缓门袛?。
對于格物是有興趣,但方以智卻也算是大儒,科學這方面也只是愛好,并沒想當作主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