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北方百姓
對于黃立來說,國戰其實已經可以宣告勝利。但他對大明的改造,則是剛剛開始。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如果不能通過慘痛的歷史來吸取經驗和教訓,那取得的勝利也會失去大部分的意義。
除了科技改變生活,黃立更注重的還是思想和精神上的轉變。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他認為,最缺的應該是“發戰爭財”。
強國必霸,侵略擴張,這沒什么可丟人的。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弱肉強食,叢林法則的優勝劣汰。
你強大的時候不欺負人,弱小的時候,別人欺負你也不會手下留情。
幸好,黃立現在已經看到了好的發展趨勢。在南洋地區的占領,獲利頗豐,應該能夠起到良性循環的激勵作用。
嘗到了甜頭,國戰之后還有大批的軍人需要安置,黃立可以預見,一場開疆拓土的風潮將再次掀起。
“萬歲,剛收到的北方奏報。”洪元其快步入內,躬身施禮,呈上文件。
黃立伸手接過,展開閱看。是遼東的戰報,通過海船到登州,再快至濟南,用通信高塔傳回來的。
“遼陽已經光復,很好,很好啊!”黃立也稍感意外,看過簡單的戰斗經過,才恍然。
如果韃虜堅守遼陽,顯然會拖延些時間。但有生力量將遭到沉重打擊,本已不多的兵力會更加窘迫。
李岳已經率部向沈陽推進,關內的騎兵增援應該能趕得上。這可能就是最后的決戰,除非韃虜繼續避戰。
黃立起身走到墻邊,看著懸掛的遼東地圖,估算著時間,臉上神情變幻。
洪元其也走過來,開口說道:“韃虜可能堅守沈陽,為遷徙出關的族人爭取時間,轉向海西,或是繞道回建州。”
黃立輕輕頜首,說道:“那要看韃虜是否足夠清醒,并且承認已經是敗亡之局。”
韃虜繞道出關,可并不是要回建州,還做著盤踞遼東,至少是能保住遼沈的美夢。
現在,不僅是遼東難保,建州也難以成為立足安身之地。要繼續北逃,海西,甚至是寧古塔,才可能得到喘息。
這對韃虜的心理打擊是巨大的,具體如何行動,還要看他們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