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人心亂
西北戰場,已經沉寂許久。西路明軍只是做出威脅西安的推進,但卻不顯急切,穩扎穩打,步步為營。
甘陜綠營在天水、寶雞一線駐防,衛護西安側翼,明軍不與之戰,他們也沒有主動進攻的實力。
經過幾次作戰,比如在廣寧、朝天關與明軍交戰,還有圍攻茅麓山的陜西提督王一正降于明軍等等,甘陜綠營也有較大的損失。
甘陜出精卒,但沒有錢糧,誰會去白白賣命?這就是清廷的困境,財政窘迫,想招兵買馬也做不到完全。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和人一樣,國家沒錢,照樣啥事也辦不了,或者說辦不好。
崇禎要是有錢,也不至于落到那副慘景。當然,他的智商,他的反復無常,也斷送了這一可能。
甘陜本就貧瘠,維持不了太多的軍隊。清廷還要調糧供應,這無疑又加大了運輸過程中的消耗。
這也是古代打仗,動不動就缺糧,也極為重視糧道的原因所在。
如果是本地駐防還好,量力為出,就地因糧,不需要太多的外來供給。一旦遠途作戰,糧食的消耗就會猛然增加,路越遠,消耗越大。
可以用人打一個比方,運動的時候,睡覺的時候,能量消耗完全不同。出大力的人,吃得就多;一動不動的,吃得就少。
原本甘陜綠營的額兵是九萬七千,損失過后又有補充,但目前甘陜綠營維持在七萬左右,已經是極限。
所謂的極限,就是錢糧。要調動甘陜綠營越過秦嶺反攻,自漕運斷絕,就基本上沒有了這種可能。
甚至于,甘陜綠營還接到了清廷的旨意,要一邊駐防,一邊軍屯,以解決糧草物資的不足。
沒辦法,數萬脫產的軍人,就是駐防不動,也是只出不進的巨大耗費。
甘肅提督張勇,此時正坐在屋內,有些發呆。桌案上的公文和情報散落著,一如他復雜的心緒。
甘陜綠營只是稱呼,但實際上卻分為陜西綠營和甘肅綠營。總共七萬人馬,甘肅和陜西差不多是各半。
陜西綠營集結于西安,由定西將軍董鄂統率,加兩萬八旗,堅守此古都。
甘肅綠營則與陜西綠營成犄角之勢,抵擋從川北進入甘陜,已占據漢中的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