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華人之興,真太子心里苦
楊生芳自然知道他們的后顧之憂,也理解他們既希望重歸大明治下,又擔心王師不能久駐。
建府立縣,直接管理,長期駐軍,則表示出了朝廷的態度,令人能夠安心效力。
異國他鄉,一下子變成了本國本土,眾華僑欣喜之余,卻也難免生出幾分怪異的感覺。
好在,他們或多或少,都為朝廷出過力,為光復大業出過錢,如今也是對他們付出的回報。
而不管實際能力如何,有屬官糾偏,有軍隊鎮壓,想必也鬧不出大的動亂來。
況且,占領之初的高壓是必須的,能夠起到震懾作用。對于異族人,明軍不會客氣。至于歸化或同化,那是以后的事情。
先打服,再收服,不服的就變成死人,或者是終身的奴隸。對外擴張,或者說是占領之初,就是這么殘酷,容不得什么假仁假義。
接見完華僑華人,時間并不太長,主要是混個臉熟,安撫其心,振作其志。現在地方初定,就算可能會有反抗,多半也要過段時間。
楊生芳自然不會手軟,要把不穩定因素全部消滅在萌芽狀態。一共才六個縣,二十來萬人,還治理不好,這臉也真丟大了。
陳佳蘇回到家中,滿心喜悅,立刻召集了兒孫,宣布自己就任知縣的喜訊。
對此大喜之事,陳家人等自是歡欣鼓舞,祝賀不斷。一個知縣算不得大官,但卻是陳家在此生根發展的基礎。
“原來還是異國他鄉,轉眼就成為大明疆土,設府建縣,長駐軍隊,實在是令人感嘆和意外。可惜,某年歲已大,要大展拳腳的話,就要看他們年輕人了。”
陳佳鐘是陳佳蘇的大哥,對兄弟當官任職,極為羨慕,也對這天翻地覆般的變化感慨萬千。
異國他鄉也就算了,關鍵是寄人籬下,在他族的統治中,肯定會有朝不保夕的危機感。
現在好了,一下就翻身作了主人,再也不用擔心生命和財產的安全。
“我的年紀也不小了,以后確實要看年輕小輩的本事。”陳佳蘇沉吟了一下,掃視著眾多小輩,繼續說道:“家中子弟,除了送到內地的政務學校,還要有從軍的,這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二兒子想了想,躬身說道:“父親。聽說府上也要開學校,與內地有何不同呢?千里迢迢,來去不便啊!”
陳佳蘇哼了一聲,說道:“府學和縣學又有何不同?京城和縣城難道也一樣?路途遙遠,我看你是畏難怕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