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史書留待后人
黃立沒有清算報復的心思,也就不必表現得太過刻意。只要賞罰分明,自然會打消很多人的顧慮。
如果刻意地表現出拉攏和親近,有時候反倒會令人想得太多。
讓思想單純一些,目標明確一些,大家都向著這個方向努力,華夏興復的進程就又能加快。
否則,人人自危,動蕩也不可避免。畢竟,有歷史問題的不在少數。
當鐘聲在南京城響起,人們已經習慣了這半月以來的報時,并開始以此為準,來安排作息時間。
黃立按時起床,洗漱完畢,享受著不算豐盛卻很香甜的早餐,云舒在旁殷勤地侍奉。
辛勤耕耘的效果是語茉也懷了身孕,三位嬪妃,兩位有希望誕下龍子,群臣欣慰安心,黃立也心情愉悅。
云舒雖然有些小失落,可這也怪不得別人,皇帝也沒有厚此薄彼,誰讓自家肚子不爭氣呢!
“雞蛋羹不錯,愛妃也趁熱吃?!秉S立不用出言安慰,恩寵親近的態度就是治愈的良藥。
云舒笑著說道:“雞蛋以前是金貴東西,可臣妾聽宮人說,很多家都在養雞,三天兩頭也能吃得上。”
自養自種自用,農耕社會的特征,一時半會也改變不了。但這也不算壞事,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老百姓的生活改善,會讓他們更有奔頭兒。
能養雞,說明糧食的供應是比較充足的。盡管農村養雞,可以散養,可也需要些秕谷,不全靠雞自己找食。
黃立點了點頭,甚是滿意,笑道:“養雞是最方便的,過年過節殺一只,也不用買肉。朕知道的,連張閣部也在府里養了幾只。”
養雞不太占地方,各家府宅空出半個院子,也足夠了。黃立相信張煌言、于成龍等人不是故意為之,顯示自己清廉,而是確實勤儉慣了。
而且,現在的大臣都沒有太多的仆傭,奢糜享受的風氣還沒有形成,這也長是新朝新氣象。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黃立也算是精打細算,飯菜換著花樣兒吃,但絕不鋪張浪費,盡管賺的錢是足夠花。
其實,正如他所想,只要不是故意顯擺皇家的豪奢,就算是吃山珍海味,穿綾羅綢緞,又能花費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