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后繼有人,令人安心
南京。
朝會結束,官員們走出皇宮,坐上等候在外的車馬,紛紛離去。
新朝新氣象,轎子有,但官員們都不乘坐。且基本上都住在滿城,一輛馬車能坐好幾個人,正好同回衙門上班。
馬車也剛剛更換了樣式,四輪兩馬,車廂里是兩排相對的座位,滿了能坐四人。
車軸是鋼制,車廂是方形,還加了減震彈簧,座椅加了軟包,坐起來比老式馬車舒適了許多。
其實,朝會越來越成為形式上的面君朝圣,不過是拿已經批復的奏疏,再由皇帝金口允準而已。
或者是一些很簡單的政務,聽過之后便能做出決斷。還有一些請示,皇帝會下部商議后再上奏。
軍國大事,復雜政務,哪能一下子就做出決斷?;实垡彩侨耍残枰伎?,也需要權衡利弊。
當然,朝會的改變,并不影響政務軍事上的安排和布署。只不過,有些要保密,不能付諸公開。
而朝會之后的召見內閣,其實才是重中之重,商議的才是軍國大事??雌饋?,皇帝有些偷懶,工作交給內閣,只聽閣臣的奏對。
洪育鰲已經先于張煌言從廣州來到南京,再加上皇帝親點列席的督察院于成龍,日常召見的便有了六人。
毛壽登、洪育鰲、張公誨、于成龍、劉體純,再加上大都督府的李來亨。
當然,也不是每天都有內閣召見。政務已經順遂,軍事上也處于各項準備之中,黃立每天的批閱也不耽誤,哪還需要天天開會?
但每周還是有一場大召對,六部官員皆列席,通常會有各部門之間的協調,由皇帝和內閣來安排。
毛壽登出了皇宮,笑著請洪育鰲同車而行。剛入閣的洪育鰲也不拒絕,欣然上車。
雖然晚了些時間入閣,但洪育鰲按資歷卻是僅在毛壽登之下。當時,留在剛光復的廣東坐鎮后方,也能看出皇帝的重視。
車輪轔轔,行駛在青石路上,市井的喧囂也沒影響到二人的敘談。
“萬歲勤勉,不管是政務,還是軍事,都處理得及時,沒有絲毫的耽誤?!泵珘鄣寝壑殻⑿χf道:“雖然時常研究奇巧,卻也不影響朝政?!?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