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雙喜盈門
皇帝說了不收,你就不送,還懂不懂人情事故?哪怕上篇賀疏,送點喜慶的小物件,也是你的心意。
再說了,你不送,可肯定有人送。這么一比,可就顯出你來了。
但朱術桂看得也清楚,從東寧歸國,哪個宗藩也沒有多少身家,也送不出太貴重的禮物。
官員們也是如此,皇帝對于貪腐的態度,與太祖一樣。只憑俸祿,誰敢拿出重禮,這不是給自己找事兒嗎?
羅妃放下心來,隨意地和朱術桂閑聊起來。
現在的境地,與在東寧已經是大不相同。那時是寄人籬下,現在雖要靠朝廷供養,但朱氏子孫,這豈不是天經地義?
可惜,朱術桂顛沛流離,有一子朱儼鑒早夭,便再無后代。
因此,他既不必斂財,也不必考慮身后事,沒有顧忌,不講情面,作為管理宗藩的宗正很合適。
“在南京也有些日子了,你們應該還未出去游覽過吧?”朱術桂看著自己的妻妾,微笑著說道:“萬壽節三天假期,孤便帶你們出去逛逛。”
羅妃微笑頜首,兩位妾侍臉上掩不住的喜悅之色。
朱術桂也心中高興,繼續說道:“萬歲借北伐之名,行解決婦女之實,雖有非議,卻是耳旁清風。”
對于皇帝推出的新政,朱術桂也不是全都贊成。就比如聘任女官吏,給婦女提供就業崗位,他就持保留意見。
但不可否認,婦女就業確實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為大明財政做出了貢獻。
羅妃想了一下,說道:“既是萬歲決定,想必是有深意,且對光復大明有利。”
朱術桂暗自苦笑,卻還是頜首道:“這是當然。光是皇家織造工坊,就有多少女工,織出的布匹絲綢,能為皇家賺多少錢,這些錢又能做多少事?”
只要大明能光復,可以無所不用其極。朱術桂是這樣想的,自然也不會站出來阻撓。
現在,這就是皇帝無往而不利的武器。大義名分之下,誰敢阻擋?
不管是外面,還是在家里,對皇帝都不能有微詞,朱術桂豈能不知道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