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占國秘使,萬壽節
軍隊是開疆拓土的鋒利戰刀,文化滲透則是保證長治久安的最佳手段。
黃立有自己的思維,也借鑒著古往今來的成功經驗。給陳進才和丁調鼎的指示中,也毫不避諱地闡述了其中的深意。
陰謀也罷,毒辣也好,只要是為了大明,黃立皆不殫為之,也不怕臣子們或驚懼,或腹誹。
而安南是早晚要納入大明版圖的,在嘉定與河仙府,正好可以當作實驗地,摸索出成本最小、見效最大的辦法。
此時,身兼兩府治理之責的丁調鼎,在書房內正襟危坐,正聽著屬下幕僚的匯報。
“占城國秘使言說,只要能重歸大明藩屬,愿以三十萬金作為酬謝,并負擔駐軍的一切費用……”
幕僚是個中年書生的模樣,姓馮名建,卻是出身錦衣衛,曾隨永歷一同入緬。劇變后,逃至滇邊,與丁調鼎是舊識。
馮建一邊說著,一邊露出淡淡的嘲諷,表達著自己對占城國前來秘密聯絡的不屑和鄙夷。
丁調鼎待馮建說完,呵呵笑了兩聲,說道:“只是三十萬金,就想我大明軍隊為其抵擋南阮?”
其實,并不在于錢多錢少,而是與皇帝的大略方針相悖。
占城國已經成為南阮的傀儡,自身實力弱小。大明要涉入其中,實際意義并不大,三十萬兩銀子,還真不是大明所稀罕的。
黃立的意圖很明白,南阮不滅占城,那就充當雙方的緩沖;滅了占城,南阮應該也不敢招惹大明。
北鄭南阮的戰爭還會持續下去,黃立就要等兩敗俱傷之時,才會有所行動,坐收漁人之利。
而嘉定與河仙府穩定之后,還是要繼續向西拓土,把整個湄公河三角洲和金甌半島收入囊中。
所以,丁調鼎連那秘使的面兒都不見,只讓幕僚去應付一下。
馮建笑著點頭,說道:“想必那占城國是亡國在即,才會拼死一搏。可惜,已是亡國日久,哪里還有興復之機?”
顯然,占城國還以為大明是曾經的大明,卻不知道換了個務實的皇帝。無利不起早,哪管它泱泱大國的名聲?
丁調鼎沉吟了一下,緩緩說道:“即便如此,本官還是要急奏朝廷。說不定,萬歲會改變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