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老大家里出皇后,風口浪尖
功高不賞,已經是郡王了,就別再那么熱切地想當親王,功勞多了,就要讓太子殿下為難。
黨守素和塔天寶、馬騰云則不同,晉升國公固然可喜,可有郡王這個天花板,他們還是要盡力爭取一下的。
“洪部院和郭老已經啟程前往云南,不知道殿下能不能接受勸進?”王光興捋著胡須,緩緩說道:“已經光復了云貴川三省之地,這時機也差不多了吧?”
劉體純頜首稱是,說道:“只以親王之名,確也難讓人歸心。再說,不是還有顧先生和傅先生嘛,應該沒有問題。”
黨守素嘿嘿一笑,說道:“若是能登基稱帝,那就更好了。名為中興,實為定鼎。等到興復大明,稱為開國之君也不為過。”
殿下是開國之君,他們豈不是開國功臣?三人對視而笑,卻也不必再掩藏熱切心思。
為什么都想當從龍之臣,為什么黃立被推著逐步上位,說到底,就是名利二字在作怪。
黃立若只是親王,那他就是天花板,誰也別想超越,甚至是比肩都不成。可要是登基為帝,下面的文官武將就有了更大的上升空間。
開國功勛哪,誰不眼熱。現在黃立是以王封王,總歸不是那么正常,只有再進一步,才能名正言順。
………………
京城。
午門外,烈日下,跪著一人,雖然已經是汗流浹背,卻還強撐著不肯倒下。
不時有走過的官員,也只是看過一眼,便搖頭而去。
急匆匆地走來兩個太監,來到羅兆英身旁,勸說半晌,見其不為所動,只好留下水壺,又快步而去。
羅兆英是貴州巡撫羅繪錦的二兒子,也是個書呆子,就憑那股倔勁兒,黃立才放了他,攜帶書信,趕去京城。
日夜兼程趕到京城后,他便向清廷報告其父以死殉節,以及云貴的情況,并呈上黃立要求交換人質的書信。
清廷感念羅繪錦的忠誠,更為了收買人心,特授羅兆英為四品京卿,但對交換一事卻嚴辭拒絕。
“一定要讓父親全尸入葬,入土為安。”羅兆英嘴唇干裂,意志卻很堅定,“一定要使親人脫困,不致為奴為婢,凄慘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