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心懷宗國?鹽井承包
李本深也是這些人交結的對象,才知道這個小集團的思想和行動。
但在黃立看來,方光琛是因事怨恨清廷,胡國柱等人卻未必是心懷大明。
他們希望從思想上影響吳三桂,有朝一日起兵反清,很可能是為了恢復衣冠,并掀翻當他們主子的異族,擁吳三桂為帝,使自己的人生登上巔峰。
“其實,只要是漢人的江山,誰當皇帝都行,未必就要老朱家的后代?!秉S立垂下眼簾,對此倒并不苛責,“自己也不姓朱,只是打著復明的旗號罷了?!?br/>
但不能否認的是,大明在士紳百姓心中的地位,那是不可替代的。
吳三桂在歷史上起事,拋棄明朝旗號,自號周王,沒有擁戴明室,就失去了很多文人士紳的支持。
“明亡至今,也不過二十來年。當時二十左右歲的人,現在也不過三四十歲,很多人對前朝的事記憶猶新,仍抱有懷戀之情。但有機會,這些人便會投身反清復明的斗爭中來?!?br/>
“就大多數普通百姓而言,他們出于漢民族的自尊心,也不愿意剃發易服,接受一個異民族的統治……”
黃立覺得自己的思想又升華了,或者說是能夠融入到各階層人們的思維當中。
“人口億兆,卻被百多萬的異族統治數百年,這本身聽起來,既是屈辱,更象個笑話?!秉S立緩緩吐出一口長氣,目光逐漸堅定起來。
李本深講述完,恭謹地看向殿下,等待殿下的詢問和指示。
“你可以與他們書信聯絡,看看他們是否還有恢復宗國之志?!秉S立微笑著說道:“在我看來,但凡是個有血性的漢人,也不會甘心做韃子的奴才吧?”
李本深臉上一紅,躬身應承,知道殿下不是嘲諷自己,心中稍安。
吳三桂已死,對他來說,并不意外。在水西,他就已經有了這樣的判斷。
效忠的對象沒了,短暫的茫然無助之后,在大軍壓境之下,他做出了選擇,心中反倒輕松下來。
看殿下的意思,似乎是要留自己在身邊,以備征詢。這也是考察,看自己的能力和忠誠,將來再作安排。
李本深既已決定投降,便已經有了種種的心理準備。作為降將,冷藏處理也是常規操作,他也沒什么不滿。
又聊了一會兒,黃立便讓李本深告退而去,他需要思考戰局,作出下一步的行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