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三鬼之危,再見李來享
堅守待援的計劃,似乎化為了泡影。吳三桂實在不知道李本深能不能得到情報,并及時地趕來。
再強大的軍隊,一兩天吃不飽,也會變成軟腳蝦。何況,糧草物資耗盡,對軍心士氣的打擊,更是難以遏制的。
一腳踢開燒得焦糊的擋路之物,吳三桂的憤懣已經不加掩飾,身旁的眾將噤若寒蟬,不敢開口說話。
誰都知道,形勢已經是急轉直下。直搗腹心,已經變成了孤軍深入,成為了甕中之鱉。
“為今之計,只有奮力出戰,擊破敵人圍困,與友軍會合,再剿滅蠻夷。”吳三桂發泄了心中的怒氣,稍微冷靜下來,回首掃視著眾將。
此次征剿水西,他帶來的嫡系人馬不多,反倒是由降兵降將組成的部隊才是主力。
這既是借刀殺人,也是鍛煉和考驗,更能保存實力。比如馬寶、塔新策、沈應時等,都是原大西軍的將領。
“王爺英明。”馬寶躬身道:“末將愿率所部出戰,為大軍殺出血路。”
馬寶,又名馬三寶,原是孫可望部將,后轉投李定國,以功封安定伯。
永歷十五年(順治十八年),向清軍投降。因其驍勇,頗受吳三桂器重,授為忠勇中營總兵官,駐守曲靖營。
吳三桂微露笑容,贊賞地點了點頭,說道:“馬將軍驍勇善戰,必能擊破蠻兵。”
歷史上,果勇底的吳軍被土兵團團圍困竟達兩個多月,糧草耗盡只得宰殺戰馬為食。
到被李本深救援而出時,吳軍已是“兵亦喪萬,唯余兵萬八千,將弁數百人而已”。
現在的形勢,對于吳軍來說,更加的危急。別說兩個月,頂多十來天之后,就要徹底斷炊,不戰自敗。
而歷史上導致李本深能夠率軍來援的原因,可能也不復存在。
一說是安如鼎派人去打探李本深所部的情況,反倒被擒住,使得李本深獲知了吳三桂被圍果勇底。
另一說則是吳三桂收買了安坤手下最有實力的土目叉戛那,拖延了土兵發動總攻的時間,終于等到了援軍。
歷史的改變是累加的,一點一點的不同,往往會導致最終結果的大變樣,歷史軌跡的大偏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