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家奴怨恨,野心
而西安還要再增派八旗兵將,以震懾威壓西北的綠營兵。還要調動閩浙水或兩廣水師入長江,至少要保證南京江面的安全。
在明軍接連獲勝的刺激,以及不斷散播的謠言下,清廷對于降附的漢將和綠營產生了更深的猜忌。
雖然對降附的漢將一直是防范的狀態,一些大人物更是禁閉于京師,比如劉良佐、左夢庚、祖大壽等人。
對于二流人物,如董學禮、胡茂禎等等,清廷才敢放外為官,可監視也一直沒停。
但在清廷看來,如果不是漢將叛降不定,十三家斷然不可能死灰復燃,搞出如此大的聲勢。
于是,三藩之亂初期的重用滿洲兵將,多用滿蒙八旗的策略,被提前實施了。
安親王岳樂被啟用,率直隸、山東綠營,并八旗兵一萬,南下湖廣,收復失地并加強駐防;
新任西安將軍瓦爾喀率五千八旗兵上任,安西將軍赫葉、副將軍胡禮布率四千滿蒙八旗入漢中;
等到收復沿江失地后,揚威將軍阿密達率部同江寧將軍祖永烈防守江寧、安慶沿江險要;鎮南將軍尼雅翰、都統朱滿、巴爾布等率師駐武昌;
都統宜里布等率師駐夷陵,都統范達禮、副都統德葉立等率師駐鎮鄖襄……
從這些任命,可以清楚地看到。清廷只用滿洲兵將,調動的也多是滿蒙八旗兵和漢八旗的兵力。
但效果如何呢,恐怕也只有在實戰中檢驗了。
………………
北京的茶館最早出現在元朝,明清兩代發展很快。這與清代八旗子弟飽食終日、無所用心泡茶館有關。
到了清末,甚至官居三、四品的大員也喜歡坐茶館里侃大山。很多平民百姓也有喝茶的習慣,早晨起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泡茶、喝茶,茶喝夠了才吃早飯。
北京的茶館種類也很多,每日演述日夜兩場評書的,名“書茶館”;賣茶又賣酒,兼賣花生米、開花豆的叫做“茶酒館”;
而專供各行生意人集會的,名“清茶館”;在郊外荒村中的,則很形象地叫做“野茶館”。
北京城南的一家并不算出名的“茶酒館”內,楊起隆嚼著花生米,看似無心,卻在豎著耳朵,聽著角落里一桌茶客在低聲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