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庶子來投
長江南岸,建始縣的林家溝。
數千人馬正在忙著扎寨宿營,一位三十出頭的將領臉色有些蒼白,左面頰上一道蚯蚓般彎曲的傷疤,使得嘴看起來有一點點歪。
他坐在一塊大石上,神情凝重,不時地抬頭望向北方,似乎在等著什么人,只是在強壓著焦躁的心情。
在他周圍,或站或坐,圍著數人,有文有武,在低聲地議論著。
張公誨一副文生打扮,長眉細眼,三綹長髯,和眾人在隨意閑聊著。不時有風吹來,拂起張公誨花白的須發。
“蔣大人不會欺瞞我等,不管是三太子,還是所派的秘使,既有行動,盡力相助,總歸是本分。否則,還稱什么明軍?”
鄭國元身著文官服飾,四五十歲的年紀,嘿然一笑,說道:“蔣大人言之鑿鑿,令人不得不信。只是此番國公未下令,若是日后追究,恐不好回復。”
全鳳翔長得魁梧,臉色線條硬朗,雖是文生,卻有武人的相貌,聞言冷笑道:“要某說,便直接投到三太子麾下,與韃子拼個你死我活,也勝似茍延殘喘。”
在這些人中,全鳳翔雖然只是個屯田主事,性子卻最為剛烈。歷史上,荊國公王光興率部投降時,他竟投水而死,以示不屈。
在文安之出任督師的時候,晉王光興為荊國公,加右柱國、太子太保、都督,以黃燦、黃炳、鄭國元、張公誨分監其軍。
張公誨和鄭國元皆是選貢出身,與蔣尚膺交情深厚,接到書信,便多方聯絡,將建始的各部人馬集中起來,趕來巫山助戰。
而這支三千多人的軍隊,為首者則是那位三十來歲的將領,他是王光興的庶出長子,名為王戎旗。
因其庶出的身份,王光興并不如何寵愛喜歡,很早就派出去領兵打仗,曾多次受傷,以致身體有虧,面色常呈蒼白之色。
歷史上,王戎旗明年將在與清軍和土司兵的聯合進攻中戰死。而荊國公王光興,則與他寵愛的小兒子王世德一起投降。
作為王戎旗的老師,張公誨很受敬重,也因為這層親近的關系,才能夠說服他,以少將軍的名義,集合了建始的駐軍。
王戎旗此時心中忑忑,也不知道自己做出的決定是對是錯。盡管張公誨已經替他想好了借口,只說是聞警而動,并不提出兵助戰之事。
“如果真是三太子,真能攻克巫山、扭轉形勢,索性便帶兵投靠,也勝得在這里憋屈難受,沒有出頭之日。”
王戎旗一邊思索著,一邊不時抬頭張望,焦急地等著派出的哨探回來報告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