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逆水行舟,武昌震動
誘惑實在是太大了,連黃立都無法抗拒。
倒不是賭徒本性,而是不賭不行。不以決戰的心理展開破釜沉舟的行動,就不能徹底打破清軍的三省會剿。
黃立說服了袁宗第,又探詢了巫山之戰時的一些細節,才起身告辭。袁宗第本想送到碼頭,卻被他婉拒。
重新來到江邊碼頭,李岳等人上前匯報裝船的情況。
十幾門銅炮和大量的火藥已經裝上船,還有黃立指定的一批清兵軍服,更奇怪的是一大箱從清軍俘虜頭上割下的小辮子。
黃立并沒有說明用途,李岳等人也沒有細問究竟。經過夷陵一役,他們對黃立的崇拜和敬佩應該達到了高點。
“那咱們也上船出發吧!”黃立不想耽擱,吩咐一聲,帶著幾十名侍衛登船。
不管是清軍的水師,還是明軍的,能在三峽航行的,船只都不是很大。最大的也不超過兩百噸,正因為如此,數量就顯得很多。
比如十三家合兵攻打巫山時,出動的大小船只就有五六百艘。只不過,船只雖多,能夠載炮水戰的,實在是寥寥無幾,基本上都屬于運輸船隊。
黃立估計清軍的水師也是差不多的斤兩,所以才沒有爆發什么水戰。大家都覺得沒把握,應該也沒什么水戰的經驗。
“或許,此戰過后,應該搞些水戰的武器,再多造些大船。順流而下,把清軍的水師都砸個稀巴爛,縱橫長江無敵手,才能徹底甩脫被動。”
百余艘船只緩緩啟航,逆流而上,駛向香溪口。從香溪口到夷陵是一百五十里的水路,也是以險著稱的西陵峽。
西陵灘如竹節稠,灘灘都是鬼見愁。在漫長的歲月里,不知有多少船只在這里觸礁沉沒,葬身水底。
“西陵峽雖險,可航道早已探悉清楚,使船的都是老手,可保無虞。”李岳見黃立佇立船頭,面色沉靜,便開口安慰道:“先生盡管放心。”
黃立笑了笑,說道:“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你說象不象我軍現在的形勢,不想滅亡的話,只能逆流而上,有進無退。”
李岳想了想,說道:“確實有些相象。但夷陵大捷之后,形勢已有所改觀,先生倒也不必太過憂慮。”
“我不是憂慮,而是有感而發。”黃立長噓了一口氣,輕拍著船舷,目光卻被岸上的纖夫吸引,聽到了那有節奏的鼓聲。
三峽纖夫,這個群體在漢朝便已經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