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再攻巫山是個挑戰
說是被切斷了糧道,導致將士們忍饑挨餓,可為什么會造成這樣的局面?
巫山附近的地形地勢是怎樣的,為什么不能近城安營,而是露出糧道運輸的破綻?
詳細詢問之后,黃立已經在紙上畫出了大概的圖示。思索良久,又從李岳那里得到了幾處細節后,黃立才讓李岳離開。
現在,黃立覺得自己應該是抓住了巫山之敗的幾大原因。
巫城并不是孤立的城防,在城外還建有西山觀的寨城,和東北角的高地土城,形成了犄角之勢。
盡管巫山城沒有護城河,但清軍挖掘的壕溝是明軍極大的阻礙。明軍在試圖填壕時,遭到了城上炮火的大量殺傷。
如果說這些困難還能夠克服的話,黃立認為有兩個不利因素,必須要得到解決。
一個是清軍雖堅守巫山,卻不象董學禮所率領的清軍那樣,龜縮在城內,完全是被動防御的狀態。
在明軍攻打巫山城的時候,李國英數次派軍隊出城,反擊明軍營壘。并且還派兵襲擊明軍的運糧隊,使明軍前線的補給中斷。
而之所以明軍不能近城扎營,便是因為巫山城的南面離江很近,又是依山而建,周圍并沒有足夠寬廣的縱深,來給明軍構筑營寨。
清軍還有水師,明軍又不可能以船只為縱深,倚江建寨。
所以,明軍選擇了提前登岸,與巫山有大寧河相隔的陸地上安營扎寨,并通過浮橋來保持攻城部隊與后方的暢通。
也就是說,明軍并沒有進入巫山城的江面,也就是突破巫峽西口。
正因為這樣的布置,才給李國英創造了機會。不僅能夠截擊糧道,還能燒毀浮橋來阻斷明軍。
“怎么就不能老老實實地守城,這個李國英真特么是個混賬。”
“要想打贏巫山之戰,即便有近迫作業,在火力上,也不能太弱。”
“糧草后勤是重中之重,如何縮短糧道,保證后勤供應,真是個不小的挑戰。”
黃立微瞇著眼睛,腦海里急速轉動,思考著一個個方案,又一個個地否決,只留下稍具可行性的,再加以完善和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