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真相畢露,佛門暗流涌動
千萬冥教信徒中,唯有唐玄奘一人,能在冥經基礎上,拓展思維,深化冥教教義。
要以論法動搖唐玄奘,談何容易!
果然,唐玄奘對如來之問,毫不在意,未待其問完,已將冥道闡述得滴水不漏,令如來難以反駁。
“佛祖,幽冥何物,人人心中有各自答案。玄奘所言,不過淺見罷了。”
如來微皺眉頭,唐玄奘連他唯一的反駁點也堵死了。他不得不承認,低估了自己的徒弟,也低估了臨夜。
冥經嚴謹至此,若此刻以佛理相對,無疑是雞同鴨講。
必須速想對策,將這叛逆弟子駁倒。
如來心中一計閃現,雖未有萬全之策,卻對臨夜所創冥經心悅誠服。
據唐玄奘所言,眼前僅是冥經的概要,真正的冥經,藏于地府。
因此,為了順應天道,確保佛門經義長盛不衰,多寶如來集眾人智慧,親手撰寫大乘佛法,填補了昔日西方二圣留下的空白與遺憾。他進一步籌謀地府輪回之事,期盼能實現二圣宏愿,以獲得更多功德之力。
然而,臨夜的出現,使他的一切布局化為泡影。尤其是當大唐勢力大舉侵襲西域佛國后,大量佛教徒流散他方,卻發現他們所信仰的佛并不能解救他們于水深火熱之中。佛教信仰的力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沖擊,而冥教之人更是在此契機下,刻意揭露了佛教的虛偽面紗,使得佛教衰敗的跡象日益明顯。
“終究還是大意了!從一開始,我的判斷就是錯誤的!”如來暗自嘆息,隨即集中精神,與唐玄奘展開激烈的辯論。
唐玄奘首先發問:“佛祖曾言,西方佛門經義乃世間最為玄妙高深之法,普度眾生之術獨一無二。但弟子不解,為何我師徒西行途中,發現信奉佛教之人日益稀少,原屬佛教的國家也紛紛轉向,改信冥教?”
多寶如來被觸及痛處,冷笑道:“這只是世人愚昧,不懂佛法精髓,豈是凡夫俗子輕易能領悟的!”
說這話時,如來表面上正義凜然,內心卻十分清楚,自己的辯解不過是強詞奪理。沒有人比他更明白佛教衰落的真正原因——除了臨夜的因素,更多的是因為佛教在追求功德的過程中,對世人行騙過于露骨,而又未曾給予信徒應有的回饋,最終導致了今日的困境。
與此同時,在混沌天界之外的小極樂世界中,準提和接引二圣的目光投向西天靈山。目睹如來與唐玄奘辯論的場景,兩位圣者眉頭緊鎖。
“如來怎會如此糊涂,與唐玄奘爭論,他又如何自圓其說?”接引和準提面露不滿,恨不得親自上陣與玄奘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