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圈內人的羨慕嫉妒
張一謀立項籌備國內第二部科幻電影的消息,在圈內引起的轟動同樣不小。
業內的各大影視公司,看到《火星救援》如此狂暴的成績,沒有人是不心動的。
以前大家不敢拍,除了沒人能拍外,更重要的原因還是他們覺得科幻電影不賺錢,風險太大了。
現在《火星救援》給大家打了個樣,好的科幻電影不僅能賺錢,而且能夠賺大錢。
所以既然如此,那還有什么好猶豫的呢?
不少電影公司,尤其是頭部的幾家,都已經在籌備立項科幻電影。
所謂隔行如隔山,當真正準備去制作科幻電影的時候,才知道拍攝科幻電影沒那么容易。
其他姑且不說,導演就是個問題。
扒拉了一圈,發現圈內好像除了劉周,根本沒誰還會拍科幻電影。
所以要想拍科幻片,不僅導演要重新去培養,甚至拍攝的各個環節,可能也需要去學習。
當然,也有人想過可以從好萊塢請一個完整的制片團隊來拍。
但大致做了一下預算,就果斷放棄了。
從好萊塢請制片團隊過來,幾乎和在好萊塢拍攝一部科幻電影沒什么區別。
一部電影最少都需要五六千萬美元,甚至還要更多。
就算可能演員以及其他的人工更便宜一些,但是這些鬼佬人吃馬嚼的費用比人工節省下的費用還要高。
雖然現在國內的影視公司有錢,但也不是財大氣粗到這種程度。
就算是劉周也不敢在國內搞這么大的投資,不然也很難回本。
《火星救援》總投資包括宣傳費,也不過兩億兩千萬人民幣,折合美元不過兩千四百萬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