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假條兼月末總結
之后會逐漸的推動輪換制度,給郡守在上一道「鎖」。
大秦的官制也開始了變化,出現了九品中正制的變形,另外的一種制度,與原本的九品中正制相差甚遠,甚至初衷都不一樣了。
六國中,項羽已經被逼迫到無路可走,只能夠揭竿而起,而那隱藏在暗中的劉沛公還不知道會如何做。
揭竿而起后,誰能夠跟隨項羽?
這又是一個問題。
另外,這一卷的另外一個問題是對外的征服。
主要表現在扶桑島,也就是現在更名為「秦奴島」的地方,至于為什么起這么名字么,大家應該也都很清楚。
而占據這個地方,未來也可以繼續朝著西、或者朝著東前進。
這一卷的終結應該是隨著項羽的結束而結束,隨著始皇元年的結束而結束。
「春」更像是一種象征。
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是所有的一切萌發的季節,而這個時候陳珂對大秦的熱愛,正是這樣。
如果說,第一卷講的是「融入」、講的是「理想的國度」、那這一卷講的就是陳珂來到這個世界后,帶來的一切事務的「萌發」。
就像是一顆種子一樣,種到了地里,此時終于發芽了,露出了翠綠的苗子一樣。
這就是我想表達的。
所以,在第一卷和第二卷當中,其實不是以一種主角的視角去寫的,而是以群像的視角寫的。
大秦的國度中,尤其是在這個年代,許許多多的天驕人物出現,并且肆意揮灑著屬于自己的魅力。
無論是六國的人,還是大秦的人,還是其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