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搜粟都尉
第47章搜粟都尉
廩給,即賓客每個月領取的糧食。
郭解繼續說道:“廩給分為三類,菽豆、稻、禾黍,每個月發放沒脫殼的原糧,下等傳舍賓客是每日一升,即每個月三十升,酢(zuo)只給食鹽,月三升。”
粟、黍、麥的密度不同,一升的斤兩也不同,大約都在一升1.5市斤左右。
三十升便是四十五斤糧食。
中等傳舍賓客,多給一人的口糧,每月六十升黍粟,此外食鹽三升,大酢(醋)三升。
上等傳舍賓客,給三口之家的口糧,每月九十升再加十升的黍粟,即一石糧食。
此外,食鹽三升,大酢三升,薤(xie,小蒜)三斤或者芥(辛辣)三斤。
郭解設立的賓客廩給制度,不是某些領導的拍腦袋決策,想一出是一出,根據《居延漢簡》的烽燧廩給,確定了貼近邊塞生活的廩給,很符合基層的情況。
另外,比起長安的公卿豪強養在貴邸的傳舍賓客,待遇更好。
傳舍者,脫粟之飯,免其饑餒。
公卿豪強養的傳舍賓客,只給脫殼的粟飯,只夠賓客一個人吃飽。
郭解的上等傳舍賓客,不僅給三口之家還多出十升的黍粟,另外廩給食鹽、大酢、薤或者芥。
籍少公鋪開簡牘,一一詳細記錄在案:“幸舍賓客、代舍賓客又當如何。”
幸舍者,但食肉不乘輿。
幸舍賓客可以吃肉,出門不能乘車。
郭解肚子內早有定計:“下等幸舍賓客的黍粟加半石,即一石五十升糧食,食鹽、大酢、薤、芥照例增加,另外每月增加三十錢的菜錢,賓客自行采買韭、葵、荇等菜蔬,以及七十錢的肉錢。”
下等幸舍賓客的黍粟廩給是1.5石,菜蔬錢一共是一百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