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賜銀鄂爾泰
弘歷接著就笑問著鄂爾泰:“你如何做到讓你所世管的佐領如此興旺的?”
“回主子,奴才因在內務府當差,能接觸到許多外來方物,故可以試種以育其新種,而最終發現,番麥極利于貧瘠山地種植。”
“奴才也就低價買入大量低價山地,置以旗產,進而募流民為戶下家,使其可以此為食交糧,養活更多旗戶。”
“除此之外,雖旗人不得務農,然未說不可不知農,故奴才還請戶下家漢人老農,教習旗人制肥餅、學養牛、懂水利,而使奴才所管佐領下旗人雖不務農,然多專精于助農事者。”
鄂爾泰如數家珍般把自己做的事告知給了弘歷。
弘歷很滿意地點了點頭。
他在來到這個世界后也才知道,所謂番麥就是玉米。
當然,玉米在清朝被稱作番麥的文字記載,則還是出現于乾嘉年間。
乾嘉年間的詩人馬國翰,寫了一首名為《宿馬蹄掌偶吟》的詩,詩中有“番麥高撐杵,香蒿細綴珠”一句。
而弘歷現在也算是明白,為何鄂爾泰在歷史上于雍正朝力主改土歸流、開發大西南了。
敢情這人早在還是內務府員外郎時,就在自己的佐領,試著推廣可以開發山區農業的新作物、試著推廣農業生產力了。
西南多山地,在當地改土歸流要具備價值,首先就在于,要這些地方值得開發。
朝廷在這一帶用兵,不至于變成一件成本大于收益的事。
“很好,賞銀五百兩!另將我近日編寫的《軍地兩用手冊》、《衛生救治手冊》、《西南地理與氣候》,以及《數理新編》也賜予鄂爾泰。”
弘歷接著就吩咐重賞鄂爾泰,還將自己近日根據在后世知道的一些粗淺知識寫的一些普識類讀物賜給了鄂爾泰。
(注:不是主角真把衛生手冊這些書背了下來,只是借用這個書名,寫了主角知道的相關粗淺知識而已。)
別說鄂爾泰潛力不小,就算沒有潛力,千金買馬骨,鄂爾泰是他第一個旗下奴才,又是第一個來向他請安的。
他自然要重賞一筆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