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送弘歷大學士宅邸
他知道,康熙之所以選擇讓賑饑作為自己見習政務的第一個任務,是因為這事一旦做不好,不會承擔太大的代價。
因為在大清,百姓最不被當人,命如草芥。
餓死多少都是個數字。
他即便賑饑得不好,也不過是多餓死幾個百姓,后果不會很嚴重。
當然,他如果賑饑的好,自然也是功德一件。
但總的來說,讓他這個十來歲的皇孫,跟著皇長孫弘皙負責賑饑事,的確是風險最小順便又歷練了一番的事,而不會有太大的壓力。
自然,弘歷還是希望自己能多避免一些流民在這個冬天因凍餓而死。
即便這些流民在這個時代賤如牛馬,甚至不如牛馬。
弘歷在領旨后就來見了弘皙,讓弘歷意外的是,弘皙居然親自在側門外迎接他,一臉笑意。
這是因為,弘皙也收到了讓他與弘歷一起負責賑饑的圣旨。
而弘皙作為被康熙也教導過的皇子,自然也猜到,他能有個辦差刷政績的機會,無疑是弘歷向康熙提議的他。
這讓已經做了多年閑散宗室的弘皙知道,這是一個讓康熙重新認識他,爭取獲得封爵的好機會。
所以,弘皙也就出于感激之心,給足了弘歷面子,而選擇了出門相迎。
這種接待之禮,已是屬于除開中門之外,最大的禮了。
畢竟他作為兄長,按理,只需在堂內等著弘歷來,甚至如果在弘歷來時,站起身來,就已經算是給弘歷面子了。
而開中門,則只有皇帝本人或者王爵的人來弘皙這里時,他才能用。
不過,弘皙似乎覺得,親自出側門迎接弘歷還不夠,而在弘歷走來時,他還親自下了臺階,對弘歷作揖:“好弟弟,請受哥哥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