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給3位大佬上課。
田撞撞畢竟是導演系系主任。
陳誠還是學生。
總一口叫一個師弟也不好,田撞撞便叫起了陳誠。
邊上的陳少葒接著說道:“陳誠,這一次找你來,也是想和你聊這個問題。”
陳誠想了想:“這個怎么說呢,要討論起來范圍有些大。我想知道,大家是怎么想的?”
“我先說說我的看法吧。”
李少葒撐了撐眼鏡,說道:“我理解的主旋律是主流意識形態,這也是上頭愿意扶植的。《集結號》能登上新聞連播,想必也是符合主流意識形態。只是,我也有一些不理解。這種主旋律電影之前不是沒拍過,但票房并不好,口碑也不是特別好,甚至有一些大眾還很反感。”
田撞撞說道:“少葒說得沒錯。主旋律這個問題之前我們研究過,上頭也時不時有這一些主旋律政策扶植,但真要拍好主旋律真的太困難了。”
接著是陳凱哥。
陳凱哥對于主旋律研究的更為透徹,說道:“我是這樣想的。市場上面有兩個主旋律,一個主旋律是我們平常拍的類型商業片,這種商業片包括喜劇,悲劇……等等。雖然他有一定的正能量導向,但主要還是商業價值。另一個,那就是宣傳價值導向的主旋律。”
“一般這樣的主旋律是上頭主導,但很少商業方向的主旋律電影。集結號是一個例外,估計馮曉剛也沒有想到,他的《集結號》被上頭這么關注。”
“我現在的想法是,集結號既然被上頭這么關注。雖然,這是上頭有意指領我們方向。但對于我們來說,方向很清楚,我們只要朝著這個方向走就是。可如何把握這個方向,如何拍好主旋律電影,這是一個問題。畢竟,我們都是商業導演。一部片子失敗對于導演的打擊非常大,我們可以朝著往這個方向走,可是,要是為了主旋律,從而倒至票房大跌……這也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陳凱哥說得也是三人的集體想法。
陳誠也是明白。
在07年前,主旋律還是一個很陌生的詞匯。
就算是不陌生。
他們也不會將主旋律與票房聯系在一起。
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