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假人假面,真相真心
姜寒星圖窮匕首見,一雙漂亮眼睛里終于顯露出殺意。
據(jù)賈崢所說,他第一次送飯,周臣言語里就常提他那筆贓款了。賈崢接近他本就是為了那筆錢,如此當然是也不管周臣為何這樣,只是要一拍即合,第二頓飯就開始找死。
但姜寒星卻知道,周臣并不是第一天進監(jiān)獄第一次受刑,他之前先在詔獄待了半個月,后來轉(zhuǎn)刑部又待了一個月,什么樣的刑罰沒受過,一直相當硬,咬死了不松口。怎么再回詔獄,刑都還沒上,故地重游,就足夠叫他觸景生情,忽然想死了?
就算他真是這樣,忽然想死。撞墻、咬舌、絕食,法子多得是。用食物合成毒藥,慢性自殺,這不是他一個履歷上還因不識烏頭與斷腸草而斷錯過案的知府應(yīng)該知道的事。
除非有人提前告訴過他。
可巧,有位能剖尸能識毒的刑獄官,剛好在他重回詔獄之前,見過他許多次。
徐桓之今天頭一次在與她的對話里表現(xiàn)出明確態(tài)度:“我不知道姜姑娘是在說什么。”
但姜寒星理都不理他,依舊是咄咄逼人:“我還以為徐主事會說,‘這簡直荒謬,為什么會我叫周臣去死,他會就去死,他又不是傻子’,徐主事,為什么你叫周臣去死他就去死,這你應(yīng)該,比我更清楚啊。”
“你跟他相處了近一個月,你應(yīng)該知道,周知府很有你們文人特有的那種,所謂要兼濟天下的清高,侵吞稅款這種事,他不屑做,他也沒有連王沛都能瞞三年吞下如此大額稅款的本事。他會做的,是知道了這事后立即上報朝廷——他當然會知道,這事能瞞著王沛三年是因為畢竟天高皇帝遠,但周臣是清江知府,周臣相當勤勉認真,周臣眼皮子底下,如此大額的稅款造假,他不可能不知道——但很奇怪,他并沒有上報,可見——”
“姜姑娘,”徐桓之打斷了她,“我覺得到這里就可以了。”
“——可見此案背后山之高,連周臣這樣剛直的人都難免心里生忌憚。”姜寒星仍是不理,不僅不理,還特意湊近了,挑釁意味十足的,“但你們讀書人罵我們不還有句話嗎,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當然,到了你們讀書人身上,就是什么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了。周臣或許會暫時痛苦,卻不會長久緘默,所以這次一進京,他率先向王沛發(fā)起了挑釁——不過,是不是周臣進京前,徐主事授了意啊,畢竟賭或舉頭三尺有神明,縱是周臣,也有些過于蠢。”
徐桓之看著她。他眼瞳顏色淺淡,平日里望之只覺溫和,日光照耀下,卻難免璀璨得人有點眼睛疼,但姜寒星仍直勾勾望了進去:“但周臣依舊很蠢,因為你跟他說只有以人命為代價,清江之事才能鬧大,他信了,你承諾他死后你會幫他還清江這些年被盤剝得百姓一個公道還他一個清白,他又信了。是啊,他自己苦苦掙扎了三年都沒能做到得事,怎么敢指望一個小小刑部主事能做到,但徐主事背后,果真空無一人嗎?”
徐桓之笑了起來:“這么說來,姜姑娘知道是誰?”
她當然不知道是誰,知道了也不會說。畢竟她說這么些話,也不是為周臣求公道,而是要叫他徐桓之知,大家誰都不是傻子,打算盤少打到她身上。
“哪里話,都是揣測罷了。就像我雖心想,徐大人承諾原也同放屁,催了我結(jié)案一次還要來催第二次,怎么看都只是想息事寧人,絕無求公道意,實際上,不還是得提防著大人要萬一還有后手,我又當如何是好。”
所以姜寒星周身尖刺也跟著斂,她伸手,把徐桓之胳膊上肉眼幾乎已不怎么可見的熒光痕跡撣去:“周臣這案子這樣結(jié),王沛絕不可能滿意大人知道,大人還是要忽悠著我這樣結(jié)想要我背鍋我也知道。話說,什么窮鬼索命,也是大人叫沈環(huán)放出來,誤導(dǎo)我的吧?”
樓上有人開窗子,窗欞上的細雪飄落下來,落了姜寒星滿肩,徐桓之也伸手幫她拂去。
“姜姑娘也說了是窮鬼,惡鬼索命,哪里有只一條便止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