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蒙古人的高射炮
在大宋朝里,一直有種說法,覺得蒙古大軍來攻打也不用怕,到最后天命所歸,肯定會有奇兵出現(xiàn),把敵人打跑。
過去幾十年里,這樣的情況發(fā)生過好多次。有時候宋朝都放棄了抵抗,結(jié)果形勢突然逆轉(zhuǎn)。最神的是,當宋朝軍隊撤走后,民間居然冒出了不少英雄好漢,靠一身武藝擋住敵人。
每次宋朝朝廷想擺爛時,結(jié)果總能峰回路轉(zhuǎn)。后來就有大臣提建議說,干脆別再費勁訓練軍隊了,反正最后總會有人站出來收拾殘局。這話聽上去挺荒謬,但在當時還真有不少人信。
不過宋朝政府內(nèi)部其實沒那么迷信。他們知道光靠天命不管用,還是要靠實際行動。雖然有過這種想法,但真要完全放棄抵抗,連他們自己心里都不踏實。
所以,宋朝朝廷始終都在努力抗擊蒙古大軍,從未真正打算坐以待斃。
只是一開始也沒打算拼盡全力。
就在蒙古鐵騎突破長江防線,一路南下時,很多人已看出端倪。
既然蒙古軍能走到這一步,那大宋的局勢就危險了。畢竟臨安城前再無屏障,長江天險便是大宋最后的防線。
若非襄陽在握,就算蒙古軍強渡長江,朝廷仍能制衡敵軍。只要襄陽不失,大宋的水軍便占優(yōu)??刂粕嫌蔚南尻枺陀兄鲃訖?quán)。
這些年大宋能撐住,全因襄陽一直在自己手里。正因此,蒙古才傾力攻襄陽。
后來宋軍撤退后,連江湖豪杰都沒守住襄陽。這次沒人能扭轉(zhuǎn)乾坤。
襄陽陷落后,蒙古軍勢如破竹,再無阻礙。
雖沿途與各城交戰(zhàn),但對蒙古軍來說不過是時間問題。從頭到尾,宋軍就不是對手。失去長江天險后,小城根本無力抵抗。
所以蒙古軍南下一路暢通,幾乎沒遇到什么波折。所到之處,守軍紛紛投降。
眼見大宋即將落幕,臨安朝廷內(nèi)已有官員逃散,但城市還算平靜,百姓并不驚慌。
他們相信戰(zhàn)爭不會波及自己。即便蒙古軍再強大,也不至于傷害平民。
到最后,這大宋的土地上,還是能出個扭轉(zhuǎn)乾坤的人物。
也是,能夠做到把那些蒙古人再趕出去。雖然聽起來不太可能,但過去幾十年的事例都證明了這種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