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士大夫共治天下
朱雄英翻閱古籍時發現,大宋對商人和普通百姓都相當嚴苛,即便江南號稱“魚米之鄉”,土地肥沃、糧食豐產,可百姓依舊缺糧挨餓。這是因為大宋稅賦沉重,無論土地多肥沃,百姓手里都沒余糧。
了解到這些后,朱雄英對大宋的看法徹底變了。之前在網上討論“如果能穿越到古代,最想活在哪個朝代”時,很多人都傾向于宋朝,理由是宋朝對官員待遇最好,做官很舒服。
可朱雄英明白,能當官的畢竟是少數,大多數穿越者很可能淪為普通農夫。而大宋的普通百姓日子并不好過。
后來朱雄英得知明朝對百姓相對寬容,才意識到明朝確實更重視民生。他曾在網絡上看到一種說法:明朝善待百姓是為了便于統治,控制民眾的智慧。
一開始朱雄英覺得這種說法有理,甚至信了。但真正進入明朝世界后,他才發現實際情況完全不同。對朝廷而言,任何政策都要有實際利益,否則無法推行。
若真有圣君一心只為百姓,這樣的國家根本撐不下去。這世上不存在只顧百姓、不顧自身利益的國家。
朱雄英當上皇帝后才明白,老朱確實干得不錯。站在皇帝的角度看,老朱對百姓已經做到極致了。不管朝廷有什么目的,大明的百姓比起其他朝代的百姓過得更好。
朱雄英在了解了很多信息后才意識到,如果能穿越的話,大明可能是首選。以前他根本不相信這種事,是個堅定的科學派。即便現在成了皇帝,還能穿越到別的世界,也不得不承認這個世界可能存在這種能力。
朱雄英當皇帝后對百姓很寬容,稅賦不高,保障百姓生活。與別的朝廷不同,他對官員要求嚴格。這可能是因為老朱自己出身平民,深知官員對百姓的壓迫。
明朝給了百姓很大權力,普通百姓若發現官員有問題,可以直接抓來送京。但在現實中很難做到。洪武年間有過這種事例,但后來就很少見了。畢竟普通百姓要抓官員送京太難了,而且皇帝臉上也不光彩。
在地方上,有些官員確實沒什么本事,連普通老百姓都能抓住他們的問題。這事還反映出皇帝也不怎么行,地方出了這種事他都不知道,還得靠老百姓幫忙管事,這就說明皇帝挺閑的。
正因為這樣,后來很多朝代就沒發生類似的事了。但到了明朝,出臺了個新政策,整個氣氛就變了。
從古至今,歷代都有嚴格的規矩,比如下級冒犯上級會被重罰,甚至舉報親人這種事也要遭殃。按老規矩,如果有人發現親人犯罪去報官,縣令先打他三十板子再查案。因為在古代,告發親人是大逆不道的行為。
朱雄英小時候看書時,看到一段奇怪的記錄:在四川一帶,有一支軍隊駐扎。因為四川偏遠,朝廷對那邊官員的管控比較松散。
時間久了,當地將領居然成了土霸王。他貪錢,把士兵的軍餉都吞了,還讓士兵干活賺錢給他。不少士兵想去告狀,可信都被石沉大海,甚至告狀的人都遭報復。后來士兵們明白,將軍和當地官員早就勾結好了,想反抗也沒法。
然而,這位將軍變本加厲,開始殘害士兵。有一天,一個士兵面臨生命威脅時奮起反抗,其他士兵也跟著響應。很快……
那些士兵,居然把整個川蜀都給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