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事情往往出乎意料
等陳宜中這邊占據優勢后,馬上就發起進攻,直指賈似道。
皇帝趙基支持賈似道,而太后謝太后則站在陳宜中這邊。但趙基平時都躲在后宮,不管朝政,大臣們之前對他的懶政很生氣,現在卻挺高興,因為這正好讓賈似道沒了靠山。
謝太后經常出來調解,反而幫了賈似道一把,讓他躲過了一次危機。陳宜中一派人認為這些年宋軍屢戰屢敗,全因賈似道不作為,所以一定要讓他付出代價。
很多官員覺得賈似道應該被罷免,但經過一番爭斗,目標沒達成,畢竟他根基太深。
既然扳不倒賈似道,那就逼他上戰場。如果賈似道真的去了前線,他在朝廷的勢力就會大大減弱。在古代官場文化里,離開權力中心的人哪怕能力再強也沒多大影響力,這是歷史經驗總結出來的道理。
要是賈似道上了戰場,陳宜中一派就有機會趁機清除他的黨羽。等賈似道回來時,發現自己的勢力已經蕩然無存。
陳宜中早就打好了如意算盤:就算賈似道在外打了勝仗,對他來說仍是得不償失,因為朝廷內的勢力已經被清空。即使有皇帝撐腰,他也難以在朝內立足。
另外,陳宜中還另有打算,不過具體內容咱們慢慢再說。
陳宜中一伙人對賈似道一直沒什么好印象。不少朝廷官員覺得,大宋的軍隊其實挺厲害的,這些年屢戰屢敗主要是因為賈似道搞砸了朝政。
他們相信,只要朝廷恢復秩序,軍隊的實力馬上就能顯現出來。逼著賈似道的人去打仗,其中一個目的就是想讓他丟臉。畢竟,賈似道這么無能,肯定打不過蒙古大軍。
后來事實證明,陳宜中的判斷是對的。但事情的發展也超出了他的預料。當時朝廷上下對賈似道恨得牙癢癢,他也很清楚,自己一旦離開權力中心,處境只會更危險。
這幾年他當宰相,雖然擊敗了不少對手,但也樹敵無數。如果他失勢,那些仇人肯定不會放過他。
面對朝野的指責,賈似道在朝廷里也待不下去了。他知道,要是再賴在京城不走,很可能被憤怒的官員直接收拾。甚至他身邊的人也開始有各種不滿的聲音。
雖然他還能忍耐,但內部有些人實在受不了,一直催他帶兵出征,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
賈似道手下的不少官員也不服氣,覺得這些年大宋失敗都是外因,不是他們能力不行。聽到外界的嘲笑后,這些人更加急切地要求出戰,證明自己。
賈似道也知道,再這樣拖下去,內部矛盾只會加劇。最終他決定出征,并帶上了自己麾下所有的兵力。
剛開始的時候,不少將軍都想打大規模的仗。可賈似道總是攔著不讓,一直沒讓幾個軍團一起上陣。為什么呢?他怕那些將軍打仗立功太多,威脅到自己當丞相的地位。
這次他自己帶兵出征,手下全是自己人,兵也多,組成了個超大的部隊。但內部也不是全是他的人。雖然他在朝里專權多年,但在軍中能掌控的也就那么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