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這簡直算是逆天改命
戰斗結束后,朱雄英俘虜了不少蒙軍,還有不少高級將領。他立刻收繳了所有武器盔甲,因為這些裝備能讓士兵實力大增。沒了裝備,蒙軍基本沒了反抗能力。
不過這次,他對降兵態度有些不同。以往中央軍攻西邊,抓到大批俘虜都會拆散分到各隊中快速消化。但現在……
當年朱雄英選擇招降這些俘虜,其實也是沒別的辦法。一開始,大明的軍隊規模并不算太大。哪怕往西邊打的時候,中央軍還是有損失的。如果這些降兵沒有新兵補充,長期下去軍隊肯定撐不住。而且朱雄英還想繼續往西推進,那就得調整戰略。
他仔細考慮后,決定吸收沿途投降的士兵。畢竟那時候的士兵大多不是因為忠君愛國才參軍,很多人只是想混口飯吃。甚至有不少是被迫入伍的,對國家也沒什么歸屬感。這正好給了朱雄英招降的機會。
中央軍的待遇一直很好。大明本來就挺富庶的,雖然元末戰亂嚴重,但建國后經濟迅速恢復。加上朱雄英的新政推動,大明發展更快。
短短幾年,國力就增長了好幾倍。百姓手里有錢,朝廷更不用說,于是中央軍的待遇越來越高。
在中央軍當兵,簡直成了普通人快速賺錢的門路。而且朱雄英規定,士兵陣亡后,家里能領二十年撫恤金。這筆錢相當可觀,能讓家屬立刻變成富戶。
對普通百姓來說,只要能在中央軍干幾年,這輩子就不愁吃穿了。這對苦了幾千年的老百姓來說,誘惑實在太大。
朱雄英當時招募了那么多士兵,主要是因為大明的人口雖然有限,但他的目標是征服整個西方世界。就算大明把大部分人都征召為兵,依然遠遠不夠。
盡管這些年國家經濟有所發展,人口的增長還是受自然規律制約。一個人從小到大得十幾年,一代人差不多二十年,即便現在生活改善了,人口爆發式增長也需要時間。
朱雄英明白單靠本土軍隊不足以應對西方的戰事,所以他接納了一些投降的士兵。不過他把這些降兵徹底打散,基本沒什么影響。
一旦分散開來,彼此失去聯系,他們的原有組織也就失效了,成了獨立的個體。
古代軍隊對士兵的掌控很大程度依賴將領的感情紐帶和裙帶關系。中層軍官通常只忠于自己的將領。一旦將這些部隊拆散,士兵就只能服從上級指揮。
此外,把降兵分散到正規軍中也有監視作用。畢竟這些降兵名義上效忠朱雄英,如果新來的降兵有什么異常舉動,老兵會立刻壓制。
通過這種方式,只要核心部隊不受損,就能不斷吸納新的投降兵力。于是大明的軍隊一路西進,人數不僅沒減少,反而越來越多,為日后百萬大軍奠定了基礎。現在,他們進入了《神雕俠侶》的世界。
朱雄英不愿收納蒙古帝國的降兵,是因為這種方法本身有缺陷。首先,收納降兵會讓軍隊短期內戰斗力下降。
中央軍經過多年戰斗已形成一套成熟的戰術思路,而降兵的作戰方式完全不同。大量陌生士兵涌入,必然擾亂原有戰術節奏,這期間中央軍實力也會被削弱。
如果在此時遭遇戰斗,壓力過大,那降兵只能作為炮灰,避免拖累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