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想大宋強大還得靠自己
高將軍一直都在觀察中央軍的情況。
“我剛得到消息,賀沖的大軍就在五里外。”
“我現在都能感覺到騎兵踏地的震動。”
“我覺得他們肯定也在暗中盯著,等著最佳時機。”
“一旦中央軍下山一半,賀沖肯定會發起進攻。”
不過,蒙古真正的主力部隊已被伯顏帶走。
其實蒙古的核心兵力也就不到二十萬。
讓人震驚的是,當年的蒙古帝國靠這十幾萬大軍就橫掃世界。
后世有不少人說,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
當時全世界的國家都在走下坡路,整體實力都在衰退。恰好,蒙古帝國在這時達到了鼎盛時期,相當于占了便宜。
十幾萬大軍竟然敢挑戰整個世界,這也表明了當時的蒙古騎兵有多強。
此時的蒙古騎兵接連獲勝,在大軍里有不少投降過來的中央軍。戰斗時,通常會讓投降的軍隊沖在最前面當炮灰,而核心的蒙古騎兵則留在后方找機會。正因為如此,這些精銳部隊的傷亡一直很少。
賀沖那三萬騎兵,并非全是真正的蒙古騎兵。這三萬人大致由四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是諸千戶,約五千人,都是正宗的草原騎兵。以前草原上有無數部落互相攻打,成吉思汗統一草原后,把舊部落打散重組為一個個千戶。
這樣做既能防止內部紛爭,又能增強軍隊凝聚力。成吉思汗靠這些千戶軍隊建立了當時最強大的帝國。
第二部分叫怯薛軍,主要是早期加入蒙古的外族人。不管是漢人還是高麗人都能加入,只要被認可就能成為蒙古的一員。
設置怯薛軍的原因是蒙古皇室不太信任自己的本部軍隊,怯薛軍就起到了制衡的作用,有點像外戚勢力。
再往后是八都魯和質子軍,也就是炮灰部隊了。三萬大軍里有兩萬多都是炮灰,所以這支騎兵和蒙古真正的主力相比還是有些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