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大革命(五)革命之后
那些僥幸沒有在大革命中被吞并的北地諸國清楚,憑借自身國力已經無力抵抗北地共和國,于是選擇是集體回歸蓋亞教廷以遏制共和國。
第三種結局自然更加好也就是大革命席卷北地,將北地諸國中的大部分并入北地共和國當中。
北地只剩下沿海邊緣有一些小國,依靠蓋亞教廷在背后撐腰威懾,勉強算是保持住自身的獨立性。
而蓋亞教廷與北地共和國兩個國家,為了避免雙方現在就爆發全面戰爭,也同意讓這些小國保持中立,從而作為兩大陣營之間的緩沖地帶。
北地共和國不想立刻開戰,是因為剛剛幾乎鯨吞大半個北地,國內百廢待興急需人手開發,不可能再投入太多力量用于戰爭。
蓋亞教廷不想開戰是因為單純的慫,面對分裂的北地諸國我重拳出擊,面對統一的北地政權我唯唯諾諾。
但其實也別怪蓋亞教廷這么慫,畢竟他們的主要軍隊是貴族和扈從,根本沒法和北地打消耗戰。
第四種情況被稱作標準結局,北地爆發的大革命不僅摧毀當地的原有秩序,還在統一后向彌賽亞派出艦隊,試圖殲滅掉這個干涉北地局勢的必經之路。
一般而言如果共和國能出兵彌賽亞的話,即便北地諸國沒有全部被消滅掉,也基本都無力反抗共和國的兵鋒,這種結局走向則看彌賽亞島戰局的發展。
如果北地共和國和蓋亞教廷之間,在彌賽亞島陷入僵持狀態,那么游戲就會進入標準結局中的標準結局。
在這個結局中因為長期徒勞的戰爭,最終北地和蓋亞教廷講和,雙方約定同時從彌賽亞群島撤軍。
根據兩國在撤軍之前的約定,彌賽亞群島將會成為中立區,南北都不得對該島派遣軍隊,島嶼上的居民建立屬于自己的政府,只保留足夠應付海盜的軍隊。
畢竟對于這個世界來說,彌賽亞群島的地位實在是太重要了,可以說是兵家必爭之地南北交通要道。
由于大陸被茂密的森林與山脈隔絕,使得陸路根本無法聯通南北,因此彌賽亞群島是聯通南北的必經之路,誰控制了這里誰就占據了戰略主動權。
因此一旦南北雙方互相無法奈何,那么在北地已經進入統一的情況下,就必然要求以放棄彌賽亞群島作為和談基礎。
否則稍有軍事常識的人都能看出來,只要彌賽亞群島還在某一方手里,那么雙方根本就沒有什么和平可言。
只要彌賽亞群島還被蓋亞教廷所控制,南土諸國就不需要直面戰火的騷擾,反之教廷可以隨時出征北地。
所以在標準結局中的標準結局,是以各自都從彌賽亞群島撤軍作為談判基礎,畢竟這是沒辦法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