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指出“明路” 迎難而試
第二天一大早,宋向陽便來到村里的電話亭。
他深吸一口氣,撥通了張書記辦公室的電話。
電話那頭,傳來張書記熟悉而親切的聲音:“喂,哪位?”
宋向陽滿以為會是秘書接的,還想著如何介紹自己,聽到張書記的聲音,頓時輕松了幾分。
“張書記,我是清水村的宋向陽啊!”宋向陽急忙說道。
“哦,小宋啊,怎么想起給我打電話了?”張書記的語氣中帶著幾分關切。
宋向陽嘆了口氣,將縣里停止搬遷項目、終止與村里各項合作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張書記。
“張書記,現在村民們都指望我,可我實在不知道該怎么辦了,您能不能給我指條路?”宋向陽的聲音帶著幾分期待。
電話那頭沉默了片刻,張書記緩緩說道:“小宋啊,你說的這個情況我也有所耳聞。新上任的縣官員有他自己的發展思路,縣里集中力量搞沿河文化和美食街道,這是大局。我現在已經調到外地了,不好直接插手縣里的事情。”
宋向陽的心沉了下去,但仍不死心地問道:“張書記,難道就沒有一點辦法了嗎?我們村投入了這么多,村民們的生活都受到了很大影響。”
“辦法不是沒有。”張書記接著說,“你得從新書記的發展思路出發,看看能不能找到結合點。既然他要搞沿河文化和美食街道,你們村有沒有什么特色可以與之結合的?”
宋向陽眼前一亮,連忙說道:“張書記,我們村有不少特色農產品,還有一些傳統手工藝,比如琉璃瓦制作,還有農家樂的農家菜,這些都可以和文化、美食結合啊!”
“對呀,你可以試著把這些整理成一個方案,去找新書記溝通。不過,我聽說新書記現在帶隊去外地考察了,你得等他回來。在這期間,你把方案做詳細、做扎實,讓他看到你們村的潛力和誠意。”張書記耐心地指導著。
“好的,張書記,太感謝您了!我一定照您說的做。”宋向陽感激不已。
掛了電話,宋向陽感覺心中又燃起了一絲希望。
雖然他有點不看好那個沿河街的項目,因為老縣城已經有一半的人都搬到新縣城去了。
弄這么多消費項目,人流才是關鍵。
如今人都走了大半,老縣城又交通閉塞,不如新縣城四通八達,靠什么聚攏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