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到底要多少錢
“成大哥,這是我們新開墾的一百畝試驗田,準備進行一次理論測產(chǎn),以20畝為一個測試單元,共分為五個單元,每個單元按3點取樣,共15點……”
“我們之前嘗試過一個一畝的小型試驗田,主要是記錄一些實地種植的數(shù)據(jù),畝產(chǎn)能夠達到將近400公斤……”
“我的牧雅稻雖然說是水稻品種,可其實和旱稻差不多,并不需要種在水田里,荒漠土壤一樣能夠存活,只需要適量澆水,不論是抗倒伏、還是抗風抗寒,都有很不錯的表現(xiàn)……”
領著成子鈞參觀新品種水稻的試驗田,維族姑娘按照陳牧之前的囑咐,詳細介紹了自家水稻的優(yōu)勢,把大餅畫得非常好、非常香甜。
因為新品種水稻出自牧雅研究院,所以他們定名為“牧雅稻”,準備以后如果推廣順利,要以此提升研究院和林業(yè)公司的逼格。
成子鈞雖然不太懂水稻,不過看著這些剛種下去的稻苗,真心覺得這玩意兒長在荒漠的土地上,綠油油的,看著就特別讓人舒服。
“畝產(chǎn)將近400公斤算多還是算少?”
成子鈞一邊摸著地上的稻苗,一邊轉頭問維族姑娘。
維族姑娘想了想,回答:“我們可以這樣對比一下,就拿原老現(xiàn)在培育出的海水稻來說吧,正常情況下它的畝產(chǎn)在600公斤以上,據(jù)說阿聯(lián)油迪拜那邊曾經(jīng)引進過去在沙漠地區(qū)種植,畝產(chǎn)大概是400公斤到500公斤。”
成子鈞疑惑:“這么你們這個……和海水稻差不多?”
維族姑娘搖搖頭:“不能只看畝產(chǎn),海水稻在沙漠地區(qū)種植的表現(xiàn)其實不如我們牧雅稻。
一是迪拜那邊采用的是水稻的種植方法,耗水量大;
二來則是他們每畝改造的成本在一萬元以上,花費高。
而我們的牧雅稻的耗水量和旱稻差不多,每畝改良的成本只需要三千元不到,所以我們的畝產(chǎn)雖然不如海水稻,可是比較起來,我們牧雅稻在沙漠的環(huán)境下種植,還是會更有優(yōu)勢。”
“原來是這樣啊……”
成子鈞有點明白了,想了想后,他敏銳的察覺到維族姑娘剛才話兒里透漏的信息,又問:“阿娜爾,你剛才說每畝地的改造成本需要三千元,意思是我如果要,開墾一萬畝地,那我單單要投入這上面的就需要三千萬咯?”
陳牧一直在旁邊聽著,一聽成子鈞問這話兒,就覺得要糟,想要插嘴打岔一下,可沒想到維族姑娘快言快語就回答了:“理論上是這樣的,不過這個成本是前期一次性的投入,只要種了第一季,以后就不需要這筆投入了。”
陳牧連忙補了一句:“成哥,其實一開始的時候,不需要一下就種一萬畝的,可以從一千畝開始,慢慢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