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五行之術
梁宗羽聞言,輕輕搖頭,眼中閃過一絲憂慮與不認同。
“道友此言差矣。我們身為修道者,應當順應天地之間的自然法則,以行善積德為己任,而非為了滿足個人的私欲,無視道德底線,甚至不擇手段。真正的修行,是在于世間萬物中尋找平衡,以慈悲為懷,溫暖人心。”
癩頭道士聞言,非但未顯怒意,反而笑得更加燦爛,他緩緩搖了搖頭,目光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小道友,你似乎誤解了修行的真諦。我不知你師承何處,但‘修心’二字,絕非你所想的那么簡單。修心,修的是內心的寬廣與自由,追求的是念頭的通達無礙。若殺萬人能讓我心無掛礙,那便是我的修行;若救萬人能讓我心靈寧靜,亦是同樣的修行之路。修心,不在于外在的行為是否符合世俗的善惡標準,而在于內心的平和與自在。至于積德行善,那不過是凡夫俗子對于修行的淺薄理解罷了。”
梁宗羽眉頭緊鎖,顯然對這番言論難以接受,他追問道:“那么,你戲弄那無辜的鄭老六,也是基于這樣的理念嗎?他不過是個辛勤勞作,靠賣梨為生的普通人。”
癩頭道士眼中閃過一絲笑意,似乎對這個話題頗感興趣。
“哦?原來你也遇見過那位賣梨的小販。那日,我不過是一時興起,想要品嘗那黃澄澄的梨子。向他討要,他卻吝嗇不肯。我心中的念頭因此受阻,不通則痛,于是我便運用一些小法術,將他的梨分給了周圍的眾人。此舉雖看似戲謔,實則是對‘心念通達’的一種實踐。”
梁宗羽眉頭皺得更緊,語氣中透露出幾分責備:“可你曾想過,那鄭老六辛勤勞作,種梨、擔梨至市集,其中的艱辛你可有體會?你這樣隨意揮霍他的勞動成果,豈不是無視了他的付出與汗水?”
癩頭道士輕輕一笑,神色中透露出幾分超脫。
“修道,修的是自我,求的是內心的解脫與升華。只要我的念頭通達,心無掛礙,那便是我通往大道的必經之路。至于鄭老六,他的因果自有天定,我所做的,不過是在我的修行路上,遵從內心的指引罷了。”
“若你欲普度眾生,或許該去寺廟中找那些禿頭,他們喜歡所謂的渡世人。而非在這里與我爭論修道的真諦。”
此言一出,二人之間的氣氛頓時變得微妙而深沉。梁宗羽沉默良久,似乎在思考著什么。
梁宗羽看著癩頭道士,對方對修道與修心的理解,似乎自有一套理論。
于是直接對說道:“你這樣的修道之路,只會讓你越走越偏,最終陷入萬劫不復之地。你應該反思自己的行為,重新審視修道的意義。”
癩頭道士卻哈哈大笑起來,仿佛聽到了一個天大的笑話。“反思?我為何要反思?我走的路沒有錯,錯的是你們這些被世俗觀念束縛的人。”
梁宗羽知道,與癩頭道士的爭論一時難以有結果。他決定先想辦法解救劉鐵柱的魂魄,再慢慢引導癩頭道士走上正途。
“既然你如此固執,那我們也不必再爭論。但你必須把劉鐵柱的魂魄交出來,否則我們不會善罷甘休。”
癩頭道士搖了搖頭,直接說道。“我是不會交出來的。劉鐵柱的魂體適合本門,我要收他為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