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殿中黑暗,燭光之問
從戶部的主管薛敬之深夜帶著大批人馬前來拜訪時,朱白玉便知道,聞潮生從寧國公府里拿走的那塊魔方非常重要。
里面藏著重要的秘密,薛敬之當初是平山王提拔上來的官員,這些年暗中幫平山王在官場人員分布上動了不少手腳,如今他來尋東西,幾乎也是側面印證了傳聞不假,平山王真的跟寧國公一事有關。
朱白玉如今是聽到「平山王」這三個字便覺得頭疼不已。
風城一事過后,這人儼然成為了國家最大的蛀蟲,偏偏他身上的干涉實在太多,輻射向了齊國各個機關,真若是要鏟除平山王與他麾下的勢力,幾乎等同于讓齊國大換血,屆時輕則引動朝綱內部動亂,重則會讓其余三國趁虛而入。
雖然四國之間明面上簽訂了條約,有著微妙平衡,但在邊關行軍這么多年的朱白玉當然知曉,永安歷的平衡正在逐漸崩塌。
自古以來,所謂的戰爭,幾乎都是大多數人來為少數人的野心埋單。
如今也是這樣。
最初一同平息戰爭的那些大修行者想要創立一個沒有戰爭的大同世界,然而人與人之間的紛爭是不會停歇的,有了壓迫與剝削,平衡開始傾斜,慢慢就會有反抗,兩股相反的力量交錯,最終便會引發紛爭甚至是戰爭。
當然,這個世界上很多人都明白這個道理,朱白玉也是其中之一,可明白道理不代表他能從中跳出。
他跳不出來。
他早就已經是這棋盤上的一枚落子。
因為與齊王交涉頗深,所以朱白玉對于齊國的情況了解要比許多官場上的人還清楚明白,所以在遇見聞潮生這樣的人時,他動了惜才之心。
齊王、齊國都很需要這樣的人。
到了第二日傍晚,盤坐于碧水籠中修行「鯨潛」的聞潮生聽到了外面傳來的腳步聲,他收功卻未曾睜眼,不徐不急地將那根毛筆藏于袖間。
直至那腳步聲停滯于他的面前,聞潮生才睜開了自己的眸子,入目正是滿面嚴肅的崔聞,身為書院明玉堂的長老,崔聞身上有一股濃郁的上位者氣息,他一襲灰色長袍,穿著極素,給人一種鐵面無私的嚴明感,但偏偏看聞潮生的那雙眼睛里有著遮掩不住的私人恩怨。
“聞潮生,你目無尊長,目無院規,而今落得這般下場,心中可有悔意?”
面對崔聞的質問,聞潮生卻道:
“我若有悔,便能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