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江一鳴笑道:“我一直非常想來,但事情千頭萬緒,確實沒時間過來,所以你們一定要抓住機會,趁這次機會,把你們想要解決的問題,都當面提出來,正好各個部門的負責人也都在。”
“好,我帶書記您邊走邊看,順便談談我的看法。”
李全友指著沿路的樓房,不無驕傲道:“這是我們村新起的房子,準備集中把低洼處的村民集中搬到這里住。也便于接通水、電、路。”
“那是村小學,我們這里的老師不僅有縣財政支付的資金,村里有了額外收入之后,每年拿出八萬塊錢,作為對老師的獎勵。我們的福利帶來了良好的效果,一些實力比較強的老師也愿意留下來了,而不是擠破腦袋往縣里跑。我們小學的教學質量,在全縣排在前五名,周邊很多村子里的孩子,都把孩子送到我們村來讀書。”
江一鳴看了看,嶄新的教學樓,樓下不僅有操場,還有活動的籃球架子和乒乓球臺子以及其他健身器材。
他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隨后,李全友帶著江一鳴來到了三千畝標準養殖基地。
“書記,這是我們村的鱔魚養殖基地,采用統一購買苗種、飼料、藥物的方式,每畝節省了獎金五十元的成本。”
李全友說道:“雖然大家都是各養各的,但我們成立了合作社之后,也成立了技術服務組,我任組長,在我的傳授下,目前已經有六名成熟的技術員了,我們分片做指導。大家養殖的鱔魚產量都非常不錯,每年的收益也在逐年提升。”
江一鳴看著大小規格整齊的黃鱔養殖網箱,非常的喜人。
“非常好。”
江一鳴肯定的點了點頭,對著水產局局長汪思齊說道:“思齊局長,你們水產局要多請全友講講課,給其他鄉鎮的農民普及養殖黃鱔的技術。讓全縣一起富裕起來。”
“我們請過李支書,他不太愿意。”
汪思齊苦笑道:“他說其他鄉鎮的農民把技術學走了,會影響云湖村村民的收入。”
“我說的是事實嘛。”
李全友說道。
“全友支書,我不說要你提高政治站位,帶領大家共同富裕這樣的大道理,我們就從黃鱔產業的發展來講,一個產業如果做大做強之后,抗風險能力,遠比一個村子要強得多。全縣的黃鱔產業做起來后,就會有人投資建立黃鱔加工企業,從而帶動二三產業發展。二三產業發展起來后,就會有更多的黃鱔休閑食品得到研發,也會有越來越多的市民能夠吃到黃鱔。吃的多了,消費就起來了,黃鱔就不缺市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