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14
卡拉孔德沙灘上,鄭桃夭正給自己涂著防曬霜,老鄭坐在一邊,頭上頂著墨鏡,一副高冷酷叔的樣子,手里卻捧著杯果汁嘬的起勁。
請問......您是鄭行健先生嗎
異國他鄉(xiāng),熟悉的語言,父女二人抬起頭看向說話人。
對,是我......
老鄭還沒說完,那位母親便發(fā)出土撥鼠一般的尖叫。
隨后,她似乎覺得自己有些失態(tài),清了清嗓子:真沒想到在這兒遇見您,我......呃,我女兒是您的書迷!
媽!明明是......
女兒反駁的話沒說完便被一個眼神堵回去,在老鄭和鄭桃夭呆滯的目光中,那位母親不知從哪變出一本老鄭的新書跟一支筆來:您能給我......女兒簽個名嗎
老鄭也不含糊,接過筆翻開扉頁:怎么稱呼
李淑芬。
剛寫下一個李字的老鄭手頓了頓,狐疑地看了看母女二人,而后在女兒那快翻到后腦勺的白眼中寫下祝福語。
那位母親把書虔誠地收好,而后順勢坐在老鄭身邊,問起了二人接下來的旅行計劃。鄭桃夭向那位女兒伸出手:認識一下鄭桃夭,做攝影的。
顧玨,模特。
我還以為你真叫李淑芬呢......
不提這茬還好,一提顧玨又翻了個白眼:還不是我媽,想追星又說不出口,就打著我的名號辦事。
兩個年紀相仿的女孩,又同在異國他鄉(xiāng),就這么聊了起來。
原來真正的書迷是顧玨的母親,也就是李淑芬本尊。她也是位女強人,憑一己之力闖下偌大家業(yè),可惜丈夫有錢就變壞,過了沒幾年好日子就出了軌。
李淑芬也不含糊,第一時間去父留女,讓渣爹凈身出戶。后來無意間讀到幾本老鄭寫的書,便深深為他的文字所吸引。
在得知老鄭離婚時,李淑芬大為興奮,直覺自己的第二春要來了,于是便拉著女兒,踏上了滿世界與老鄭偶遇的旅程。
聊到這一節(jié),二人情不自禁看向老鄭那邊。不知李淑芬說了什么,老鄭摸著頭嘿嘿直樂。
在李淑芬面前,他青澀得像個生瓜蛋子。
鄭桃夭和顧玨相視一笑。
看來,兩位中年人的第二春要來了。
有人歡喜,自然也有人愁。
國內的一座筒子樓里,程芳蘭正拿著一本書以淚洗面。
這是老鄭當年以她和周景紅為藍本寫的《蘭香》,她不知跑了多少舊書店,才淘到這本書的初版。
這一版對她有著重大意義。
發(fā)行語中,老鄭曾這樣寫:
此書獻給我的愛人,每個人在感情中都會遭受風雨,我愿成為你余生撐傘的那個人,也祝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頭上的那把傘。
剛出版時,老鄭曾送給她一本,當時她曾珍而重之地將它放在一進家門就能看到的地方。
可后來事業(yè)越來越成功,家越來越大,家里的東西也越來越多,不知在哪一次搬家或整理中,那本書就找不到了。
是她程芳蘭自己將撐傘的人推開,然后走進風雨中。
事到如今,她后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