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安插自己人
b“朕記得禮部選定的和親日期也快要到了,不如就讓太子總領章程,這個提議是由太子而起,現在也該由他負責,事成之后太子也算是為江山社稷做出了貢獻。”周帝下了決定。
翌日,上朝時。
“宣太子覲見!”
丞相和中書令看見周帝一上來就把目光投向了禮部和欽天監,又宣了太子上殿,知道陛下今天要為和親之事下了一個定論了。
欽天監得了皇帝目光,上前躬身啟奏:“陛下,按照黃歷,和親的最好日子就是四個月后的羊年冬天!”
禮部長史也上前說道:“陛下,和親隊伍的儀仗服飾均已齊備,人數為兩千人,隨時可以開拔!”
周帝聽了微微點頭,人數儀仗既然已經確定,唯一未定的便是護送隊伍的人選了。
“太子,禮部和欽天監已經把日子定下,和親的公主人選,朕也有安排,你覺得該由何人來護送公主出使吐蕃和親?”
周帝此言既是問政也是考教,意在探聽各位大臣和太子對和親這件事的態度。
周泰上前一步答道:“父皇,兒臣認為遣江夏王最為合適。”
丞相聽了,亦是贊同。
江夏王賦閑已久,平日里遵紀守法,甚少惹是生非,朝堂之中風評不錯,是個穩健人選。
但是中書令聽了則微微皺眉,江夏王人確實不錯,就是年紀大了點,他乃前朝生人,今時已然花甲之年,和親必然數月長途跋涉,他身體不一定吃得消。
中書令上前一步,朗聲說道:“陛下,臣認為江夏王年事已高,恐舟車勞頓,并非好的選擇。”
周帝聽了,面露思索,“諸位愛卿認為呢?”
“是啊,江夏王年紀這么大,是不是不太合適啊?還是派一個年輕點的去吧。”
“我看靖王就不錯,他才三十多歲,肯定不成問題吧。”
“不妥不妥,這么年輕可受不得吐蕃王的參拜,按照禮法,和親締約之際吐蕃王是要接受我周朝冊封的!臣贊同太子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