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武功蘇氏
韋堅將來的職位,是河南水陸轉運使,他的治所在陜州,所以還會兼任陜州刺史。
因為這條路線當中最重要的水陸轉運,在三門峽,而三門峽在陜州,提高堤壩這種事情難度不大,畢竟黃河的堤壩一直在往上提,沿線的州縣官員,對這類工程熟門熟路。
撥錢、給糧,這事保準辦的漂漂亮亮,所以韋堅有大把的時間,用來改革這段路線的漕運。
那么就空出來一個長安令。
這是一個搶破頭的職位,誰都知道這個位置是個大跳板,自然都不肯放過。
而李琩熟知歷史,雖然知道下一任的長安令是誰,但是那位同志,眼下卻是低調的不成樣子,與世無爭安分守己,鋒芒不顯。
而李琩肯定是沒有能力扶持人家上去,但是呢,只要人家想上去,還是會有大把人幫忙的。
距離韋堅卸任,還有很長一段時間,足夠李琩去布置一下了,他這是順應歷史,所以李琩覺得應該會很順利。
今天下班后,他便早早的去了自己妹妹的公主府。
咸宜的家在靖安坊,東接啟夏門街,西鄰靖善坊,也就是密宗祖庭之一(青龍寺也是祖庭),長安三大譯場之一的大興善寺所在。
三大譯場就是翻譯佛教典籍的地方,皆為皇家寺院,密宗祖庭大興善寺,法相宗祖庭大慈恩寺,還有薦福寺。
老李家雖然尊道教為國教,但也肯定不會去得罪佛教。
咸宜斗雞去了,不在家,于是李琩便干脆在這里等她。
結果妹妹沒有等回來,妹夫回來了,而李琩其實就是想來見自己這位妹夫。
衛尉少卿楊洄,比咸宜大五歲,十九歲的時候娶了十四歲的咸宜,風度翩翩,相貌不賴。
總之當下的中樞,相貌丑陋的不多,大概是有唐一代,帥哥最多的一屆朝臣了。
“殿下有多少年沒來過這里了?”楊洄招來侍女為他更衣,笑呵呵的內室接待李琩,道:
“我都快記不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