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外任之重無比焉
連續(xù)十二天,李隆基都沒有主持朝會,各類事務(wù)都是在中書門下,總斷處理。
但是今天,他來了。
因為王忠嗣還是沒有走,而李隆基今天,將親自趕人。
李適之這位御史臺大夫,眼下也坐在宣政殿內(nèi),平時的生活雖放蕩張揚,但是當他穿上這身紫色朝服之后,還是極具氣勢的。
做為御史臺的領(lǐng)頭人,他必須有這個氣勢。
王忠嗣不顧幕僚的勸說,還是執(zhí)意要留下,他認為太子眼下暫時落在下風,需要扳回一局,兩派勢力因為這十萬貫,已經(jīng)糾纏許久,是時候硬拼一場了。
十萬貫,不多,它就安靜的存放在那里,但你要是拿這十萬貫做文章,那事情可就大了。
“右相是不是對我有什么意見?”
王忠嗣率先開火:
“朝廷歷來的軍費開支,都是戶部每年最重要的一項預算,朔方去年的開支,糴米粟八十萬石,給衣二十萬匹,錢五十萬貫,那么三年前呢?是糴米粟一百二十萬石,給衣五十萬匹,錢七十五萬貫,我想問問右相,朔方如此重地,軍餉怎么一年比一年少了?”
禮部侍郎姚弈,第一個冒頭,反駁道:
“關(guān)于這一點,大將軍要問一問戶部,而不是右相,不過呢,我可以回答你這個問題,邊境藩鎮(zhèn),每年繳納的賦稅,朝廷規(guī)定三成留州,以供軍鎮(zhèn),如果留州少了,說明賦稅也少了?!?br/>
戶部侍郎張均,聞言冷哼道:
“這么說,姚侍郎是在責備我們戶部,征稅不利?藩鎮(zhèn)的賦稅,可不歸我們管,朔方近年來并無災(zāi)害,我也不知道這賦稅去哪了?!?br/>
說罷,張均斜著眼看向了新任衛(wèi)尉寺卿,韋光乘。
姚弈和張均,都是宰相之子,姚崇和張說的兒子,不過兩人現(xiàn)在是站在對立面,一個依附李林甫,一個親近東宮。
韋光乘身子一抖,心知終究還是躲不過去,我一個副使,身上的擔子也太重了,你們?nèi)孛淳局也环虐 ?br/>
面對圣人詢問的目光,韋光乘起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