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66 香燭密鑰
暴雨砸在香燭鋪的琉璃瓦上,銅鈴在狂風里亂顫。梁以涵一腳踹開庫房的鐵門,松香混著焊錫的刺鼻味道嗆得人睜不開眼。老板娘正俯身在激光刻印機前,傳送帶上的黃紙符咒簌簌滑動,每張符紙的北斗七星紋路里都嵌著米粒大小的芯片,反著冷冰冰的金屬光。
"梁小姐比林先生算的晚了兩天。"老板娘扯斷脖頸上的U盤項鏈,鏈墜是個火柴盒大小的黑色裝置,表面布滿針孔似的傳感器,"他說你被推進搶救室時,腦電波比垂死掙扎的魚還難抓。"
梁以涵摸到旗袍盤扣下掛著的微型U盤,這是劉廂失蹤之前縫進去的。當她的指尖拂過鎏金香爐時,U盤突然發燙,內嵌的NFC芯片與爐體感應器產生了共振。手機畫面自動彈出了加密相冊,最新解密的畫面是劉廂抱著旖諾在香燭鋪門前的監控截圖,拍攝時間顯示三周前。
梁以涵的太陽穴突突直跳。記憶像被撕開一道裂縫。
十五年前那個雨夜,她躺在救護車擔架上,額頭貼著冰涼的電極片。林摯的聲音混著監護儀的滴答聲:"《華南日報》不需要知道碼頭的秘密......"她想抬手扯掉那些導線,卻被護士按住了手腕,針頭刺入靜脈的瞬間,意識像被抽離的磁帶,斷斷續續錄下了儀器的嗡鳴。
柜臺上的熱敏符紙突然自燃,火苗躥起半尺高。梁以涵抓起打火機燎過紙面,火焰舔舐處顯現出某為園區的地下管網圖,排污口標注著""的日期戳。她摸出劉廂的執筆令牌按在圖例上,黃銅材質的令牌突然發燙,這應該是某為設備特有的電磁感應,令牌邊緣的云紋正在吸收符紙燃燒釋放的熱能。
燃燒的朱砂味里混著淡淡的檀香,梁以涵突然想起劉廂總在西裝內袋放香囊。去年旖諾還把兒童手表塞進去當"寶藏",此時直播間里忽然有觀眾刷出帶香囊圖案的禮物特效。這個禮物點開之后,詳情頁竟是某為員工論壇的匿名帖,IP定位在庫房通風管道。
"家人們瞧好了!這可比魔術帶勁!"
李黎突然撞開側門,直播鏡頭對著燃燒的符紙。他臉上還掛著在唐樓搏斗時的擦傷,運動相機綁在炒勺柄上晃得人眼花:"看見沒?這火苗躥的方向就是排污管走勢!"
彈幕倒計時突然在直播間上方跳動,每降一個數字,執筆令牌就亮起一道云紋。當數字跳到"7"時,庫房頂部的消防噴淋突然啟動,水霧在青光中折射出一道道彩虹。老板娘猛地掀翻刻印機,成卷的黃紙符咒如白綾般纏向梁以涵,卻被李黎隨手潑出的辣油澆了個透。辣椒素分子遇水揮發,刺激得人睜不開眼。
"老陳!搭把手!"梁以涵扯住纏在腳踝的黃紙,發現符咒背面的朱砂印竟與之前發現的某為園區電子圍欄密鑰一模一樣。老陳從門廊陰影里躥出來,生銹的鯉魚鉗"咔嗒"剪斷傳送帶,齒輪崩飛的瞬間,激光刻印機轟然炸出一團電火花。
濃煙中某為園區建模的AR投影上,浮現出幾個熒光標記。梁以涵認出這是劉廂教旖諾認路時畫的特殊符號,立即用手機掃描。云端同步的親子相冊突然更新,三張標注符號的舊照片與投影標記完全重合,拍攝角度顯示都來自庫房橫梁上的針孔攝像頭。
濃煙中浮現出某為園區的全息建模,排污管正在虛擬影像里噴涌著黑色液體。李黎抹了把臉上的油漬,鏡頭推進到還在冒煙的機器殘骸:"老鐵們快截圖!這絕對是實時污染數據流!"
彈幕瞬間被"已取證"刷屏,有人甚至把動態圖做成了帶經緯度坐標的表情包。
梁以涵趁機撲向神龕,執筆令牌重重拍在鎏金香爐上。爐身"咔嚓"裂開道縫隙,香爐內置的固態硬盤正在冒煙。她扯下旗袍下擺裹住手掌,從滾燙的硬盤倉里摳出枚老式CF卡——這種上世紀數碼相機用的存儲介質,此刻沾著她的血漬,在晨光中泛著冷光。
血漬滲入CF卡縫隙的瞬間,梁以涵的手機彈出智能家居提醒:"兒童房空氣異常"。這是綁定在旖諾電子手表上的報警系統,此刻定位卻顯示在庫房神龕底部。她掀開蒲團發現底下壓著一個改裝過的米家溫濕度計,記錄著劉廂聲音的音頻文件:"以涵,香爐要逆時針轉三下..."
"你以為找到記憶卡就能翻盤?"老板娘舉起激光刻印槍,槍口對準CF卡,"林先生早就在云端......"
破拆錘轟開鐵門的巨響打斷了她的話。三名特警持盾突入,防爆手電的光束交織成網。梁以涵在他們的示意下將CF卡插入警用讀卡器,十五年前拍攝的碼頭污染照片投射在防爆盾的透明面罩上。畫面里的黑色油污正沿著虛擬管網流動,與指揮車屏幕上的實時監控完美重疊。